![]()
![]()
“尊敬的客户,您已成功订购某某演唱会门票,请在15分钟内支付票款。”据央视报道,近期不少消费者收到以1068号段开头的此类短信,信以为真按提示向指定账户转账付款,直到被拦在演唱会场馆门外,才猛然惊觉遭遇诈骗。一条看似“正规”的短信,竟成了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不仅让消费者蒙受财产损失,更冲击着公众对通信服务的信任。
警方调查证实,这些诈骗短信均出自不法分子之手,已有多名普通用户受骗。诈骗分子之所以能冒用1068这类本应受严格监管的正规号段,根源在于一条隐蔽的“灰色链条”——通过企业层层转租,非法获取号段使用权限。更值得警惕的是,每家参与转租的企业,其协议中都明确标注“禁止转租转售码号或短信发送权限”,但很多相关主体将这一规定抛之脑后,既未履行监管责任,也未守住合规底线,最终让正规号段沦为诈骗分子的“伪装外衣”。
事实上,转租现象在增值电信行业内并不少见。这类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为核心支撑的业务,从传统的服务器出租、主机托管,到各类信息服务业务,均不同程度存在转租问题。看似普通的业务流转,却暗藏巨大风险:非法租用的电信业务,极易成为违法活动的“温床”,严重破坏网络安全环境。正如1068号段诈骗案所示,不法分子可能通过租用服务器、主机托管等业务,搭建仿冒票务平台、金融机构的钓鱼网站,再借助非法获取的正规号段发送短信,一步步诱导用户转账;而大量非法转租行为还会导致网络资源归属混乱,大幅增加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的排查难度,直接威胁通信网络的整体稳定性。
非法转租的危害远不止于网络安全领域,更在扰乱正常的电信市场竞争秩序。部分企业以低价转租获取电信资源,再以远低于市场合理水平的价格开展业务,这种“低成本套利”的模式,严重挤压了合法经营企业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生态。更关键的是,此类行为还在不断侵蚀1068号段的权威性——当越来越多诈骗短信以该号段发送,即便正规企业用其发送合法信息,也可能被公众误认为“诈骗短信”,最终导致正常通信服务的公信力受损。
如何堵住漏洞、守住底线?1068号段诈骗案的司法处理给出了明确方向。属地互联网法院并未仅追究直接作案的诈骗分子,而是将电信业务链条上的运营、转租等所有相关主体一并纳入追责范围,当庭判令六名被告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这一判决释放出清晰且坚定的信号: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没有“无关者”,任何环节的责任失守,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全链条追责不是“特例”,而是维护通信安全的必要举措。
1068号段诈骗案的查处,让广大用户看到了司法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定决心,也为通信安全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要彻底遏制此类问题,仅靠个案追责远远不够。未来,相关监管部门需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一方面紧盯“源头”,强化对号段使用权限的审批与监管,从根本上杜绝非法转租的可能;另一方面延伸“监管触角”,对增值电信业务的全流程进行排查,让每一个参与主体都不敢轻易突破合规红线。
通信资源从来不是“法外之地”,每一段号段的背后,都连着公共信任与网络安全。必须拧紧“源头管控”的阀门,织密“全链条追责”的法网,让1068这类正规号段回归“服务公众、保障安全”的本质,真正守护好公众的财产安全与通信信任。
原标题:《微言 | 1068正规号段竟成诈骗陷阱!通信服务须拧紧源头阀门》
栏目主编:范兵、张裕 题图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作者:文汇报 王布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