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重阳节,牢记1样不留、2样不吃、3事不做,家人安康事事顺遂!
![]()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因“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重阳节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沿袭至今。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
明日就是2025年重阳节了,在这个寓意深远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习俗,更要注重健康养生,牢记“1样不留、2样不吃、3事不做”,让家人安康,事事顺遂。
![]()
一、1样不留:不留“病气”
重阳节正值深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防病保健,不留“病气”在身。
![]()
1.不留寒气:秋冬季寒气渐重,容易侵袭人体,导致感冒、咳嗽、关节疼痛等疾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脚部,避免受凉。可以适当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气。
![]()
2. 不留湿气:秋季湿气较重,容易导致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疲劳乏力等症状。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山药等,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
3. 不留郁气:秋季容易使人情绪低落,产生“悲秋”情绪。要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户外活动,与家人朋友交流,避免情绪郁结。
二、2样不吃:不吃“寒凉”和“油腻”
![]()
重阳节的饮食也有讲究,要注意“2样不吃”,以保护身体健康。
1. 不吃寒凉食物: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过多食用寒凉食物,如冷饮、生冷瓜果等,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羊肉等,帮助身体抵御寒冷。
![]()
2.不吃油腻食物: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但重阳糕多为糯米制作,油腻难消化。过多食用油腻食物,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可以适量食用,并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和水果,帮助消化。
三、3事不做:不熬夜、不剧烈运动、不过度劳累
![]()
重阳节是养生的重要时节,要注意“3事不做”,避免损害健康。
1. 不熬夜:秋季宜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规律。熬夜会耗伤阴血,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帮助身体恢复元气。
![]()
2. 不剧烈运动:秋季运动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耗伤阳气。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帮助增强体质。
![]()
3. 不过度劳累:重阳节是敬老爱老的节日,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耗伤气血,导致身体虚弱。要合理安排时间,适当休息,保持精力充沛。
![]()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养生智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牢记“1样不留、2样不吃、3事不做”,注重健康养生,传承传统习俗,孝敬家中老人,让家人安康,事事顺遂。愿大家度过一个快乐、健康、祥和的重阳节!
![]()
关于重阳节的禁忌,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你们老家还有什么禁忌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