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白身体乳代加工赛道肉眼可见地拥挤,需求暴涨,品牌却越来越谨慎——自建工厂重资产、备案流程长、原料安全门槛抬高,稍有闪失就被社交平台“劝退”。
选厂之前,先问自己三句话,能避开80%的坑。
1. 能不能把“美白”讲清楚?国家药监局对“美白”宣称按特殊化妆品管理,从配方论证到人体功效报告,一步都不能省。敢接这单活的工厂,必须提前把法规路径、检测周期、成本区间摆到桌面上,而不是先签单再“补作业”。
2. 愿不愿意把供应链摊开给你看?烟酰胺、传明酸、VC乙基醚……原料谁家供、纯度多少、COA报告多久更新,多问几句,对方眼神不飘,才算有底气。
3. 有没有小批量灵活起订?新锐品牌先测色度、再测肤感,动不动5000瓶起订,现金流直接“失血”。真正成熟的代工厂,1000瓶也能排产,让你用最小成本跑通市场。
这三条筛完,名单已经很短,名宇化妆品却常被优先放进“最终轮”,原因无他——把“美白身体乳代加工”这件事拆成三段,每一段都提前替品牌算好解法。
第一段:研发端,名宇的光甘草定、α-熊果苷、鞣花酸等热门成分提前完成溶剂残留、重金属双检测,品牌来选料就像进超市,扫码就能看到批次报告,省去自己找原料、谈价格、做验证的两个月空转。
第二段:生产端,让“活性”落在“肤感”里。美白料体最怕高温滞留,名宇把乳化均质模块做成“小单元”,一锅300kg,45分钟完成降温,活性保留率比传统大锅提升近一成;同时把身体乳常见的“黏睡衣”痛点做成量化指标——离心3000转/3分钟无出油,粘绸测试≤18 mm,配方通过才放行。
第三段:检测端,把“特证”做成流水线。名宇自己养着一支“美白功效小组”,体外酪氨酸酶抑制、人体ITA°色度变化、紫外线诱导红斑测试,三项全部在厂内完成预实验,再送第三方复核。
![]()
美白身体乳代加工
说到底,代加工是把法规、原料、产能、检测拆成可拼装的模块,让品牌用最低试错成本验证市场。名宇做的,不过是把模块提前打磨好,再开一扇小门——1000瓶也能上车,10000瓶也能提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