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汇区长桥街道长桥三村第二居民区居民李阿姨笑着说:“楼道废旧自行车清走了,上下楼亮堂多了!”这一看似简单的改变,背后是一场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治理实践。社区党总支以“走四百”(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为抓手,深入一线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用看得见的实效回应居民关切。
“走四百”听民声,定位治理堵点
长桥三村第二居民区建成已有二十余年,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家庭陆续添置了电动车或汽车,旧自行车就被闲置在楼道、绿化带和车棚角落中,日积月累成了“僵尸车”。这些废旧车辆不仅占用公共空间,也带来消防隐患,成为居民心中的“老大难”。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以“走四百”行动为契机,深入楼栋、院落实地走访。居民反映,“车占道、人难行”的情况屡见不鲜;物业则坦言,“一清就有主、清理就有争议”,治理难度不小。通过走访调研,社区干部意识到,这不仅是环境整治问题,更是居民情感和公共管理之间的平衡课题。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不能简单地“一清了之”,而要以温度化解矛盾,让居民从心里认同、主动参与。
汇民智定方案,探索治理新招
为破解难题,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召开“三驾马车”联席会议,联合业委会、物业及自治团队共同探讨方案。经过多方商议,大家决定以自治项目的形式推出“废旧自行车兑换活动”——居民可将闲置车辆交出,兑换为实用物品,如食用油、日用品等,实现“清空间”与“得实惠”的双赢。
![]()
回收“僵尸车”
在活动筹备阶段,社区党员、楼组长、志愿者和社工继续深入走访,摸清各楼栋“僵尸车”数量和居民意愿,征询大家对兑换规则和物品的建议。方案细化后,物业负责统一回收和处置。党员志愿者率先行动,主动清理自家旧车,并帮助年长居民搬运。整个过程既是一次社区协商的实践,也是一堂生动的“自治课”。
暖民心见实效,巩固治理成效
活动首日,居民参与热情高涨,共有40余辆废旧自行车被顺利清理,覆盖了20多个楼道和公共空间。楼道通畅了,绿化带整洁了,停车位也不再“车挤车”。居民王老伯笑着说:“这车放了好几年,扔了可惜,这次换了一桶油,挺值!”李阿姨也感叹:“以前舍不得扔,这回既腾地方又得实惠,真不错!”
记者:沈艺飞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