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短短一周内涉及台湾问题的六大事件接连登场,统一信号越来越强……
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首次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列写入"十五五"指导思想,政治排序显著前移,将统一议题从区域性事务提升至国家核心战略层面。
![]()
隔日(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固定10月25日的纪念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立法不仅强调历史记忆,更规定国家需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纪念,为后续行动预留了弹性空间。
而25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大会现场,主席台背景幕布上"光复80周年"的金色大字与参会者的肃穆表情相互映照,暗示这一纪念日可能从单纯仪式向常态化动员机制演变。
![]()
要知道,80年前的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正式回归祖国怀抱。而在当下重新设立这一纪念日,不仅是对历史的重申,更试图通过这样的象征性活动,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舆论基础。
可以说,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绝不仅仅是象征意义的表达,其背后更蕴含着清晰的政策导向。
近年来,两岸关系不断受到“渐进式台独”与外部干涉的挑战,和平统一的基础被逐步侵蚀。将纪念日法定化,成为中国大陆重新塑造对台叙事、强化统一正当性的重要一步。
![]()
很快,效果显现了出来,台北同一天举行了民间纪念活动,百余人齐唱《台湾光复》纪念歌曲,表达对统一的期待。这一活动虽显低调,但却代表了部分台湾民众对未来的希望。
与设立纪念日几乎同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0月26日发布了一段军事演习的特别视频,标题为《登录!!!》。
视频中展示了渡海破障、无人机侦察、无人作战设备等多种军事手段,模拟了渡海登岛的全过程。
![]()
在当下这个时机,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军事训练展示,更是一种战略信号的释放,意味着渡海作战能力已全面提升,解放军正为可能的统一行动做好充分准备。
近年来,解放军的军事活动频率显著增加,从“联合利剑”到“东部战区巡航”,这种高强度的军事布局早已不再局限于震慑的层面,而向实战化转变。就在今年9月,一艘解放军驱逐舰与美军驱逐舰在台湾海峡中线附近发生近距离对峙。
![]()
彼时,中方即明确表示,台海中线不再存在,而此次渡海登岛演习更进一步说明,中方已具备随时收复台湾的军事能力。
从战术角度来看,这种“日常化”的军事威慑,对于台独势力和外部干涉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军事学者指出,解放军通过这种高频次的演习,已经在台湾海峡形成了类似“常设军事存在”的态势。
![]()
换句话说,未来类似的渡海登岛演习可能成为常态,而一旦条件成熟,演习随时可能转为实战。
军事行动之外,舆论与文化战线也在全面发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即将在2026年上映的电影《澎湖海战》。
这部影片以清朝1683年的澎湖海战为背景,展现了当时清军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影片由郑保瑞执导,演员杜江等人担任主演,预告片最后打出了“统一台湾势不可挡”的标语。
![]()
其实,近年来,中国大陆频频通过影视、文艺等形式,逐渐将“统一台湾”这一宏大主题融入日常文化生活中。无论是电影《澎湖海战》,还是短片《盼归》,以及近日热播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都在通过故事化叙述强化统一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些方式,国家不仅在塑造舆论氛围,更在为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做心理动员。
文化战线的发力不仅限于影视领域,还体现在舆论层面的调整。
![]()
今年10月,国务院台办宣布新闻发布会频次从每月两次增加到每周一次。这一举措无疑是为了更及时、主动地回应涉台热点问题,抢占国际舆论话语权。通过更加密集的发声,中国大陆在国际社会中的对台叙事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从过去强调和平统一到如今以武促统逐渐成为主线,这一变化并非偶然。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岛内“去中国化”教育的影响愈发显著。自2019年民进党推行新课纲以来,18岁以下青少年对于祖国的认同感被系统性削弱。
![]()
再加上美台军事勾连持续加深,美国对台军售规模屡创新高,今年已突破150亿美元。同时,日本等地区国家也在积极插手台海事务,这些外部因素进一步压缩了和平统一的可能性。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大陆不得不调整策略,将武力威慑作为主要手段。
当然,以武促统并不意味着立即动武,而是通过军事压力迫使台独势力让步,进而为实现统一创造条件。
![]()
中国大陆正以多维度、全方位的方式,推动两岸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统一台湾不仅是历史的使命,更是未来全球格局的关键一环。而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迎来最辉煌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