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路上》
空降新公司三个月,我被同事王莉蹭车蹭到崩溃。
她不仅理所当然,还在我车上吃早餐、打探机密、抱怨同事。
多次委婉提醒无效后,我因急事无法送她,她竟当众骂我「小气」、「不是男人」。
我笑了。
第二天起,我不再开车上班。
一周后,她因严重违规被公司开除。
顺便,她那个在子公司挂闲职的弟弟,和靠关系混日子的老爹,也一起卷铺盖走人。
从此,我的通勤路无比清静。
第一章:噩梦的开始
我叫陆然,三个月前,通过猎头挖角,空降到这家业内颇有名气的星辉科技,担任研发中心项目部经理。
新官上任,我本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原则,努力融入新团队。入职第一天,部门给我搞了个简单的欢迎会。就在我端着咖啡,和几位同事寒暄时,一个穿着时髦、妆容精致的女同事笑着凑了过来。
“陆经理,欢迎欢迎!我是项目组的王莉。”她热情地伸出手,“以后就在您手下干活了,多多指教啊!”
我客气地跟她握了握手。王莉看起来三十出头,很健谈,几句话就拉近了距离。她状似无意地问:“陆经理,您住哪个片区啊?这附近租房可不便宜。”
我随口说了个大概位置。
她眼睛一亮,双手合十,做出一个夸张的恳求表情:“哎呀!太巧了!我们住得很近啊!陆经理,这附近地铁早高峰能挤掉半条命,公交车又慢又绕,我能……能不能顺便搭您的车上下班?就早晚一趟,油费什么的我们平摊!”
初来乍到,面对同事(尤其是女同事)这种“小小”的请求,本着团结友好、与人为善的原则,我虽然心里觉得有点突然,但还是点了点头:“顺路的话,没问题。油费就不用了,小事。”
当时我以为,这只是个临时性的、互相帮助的小举动。
![]()
我太天真了。
从那天起,我的噩梦通勤路正式开启。
王莉迅速将“搭顺风车”变成了雷打不动的日常。每天早上八点十五分,准时在公司楼下等我,分秒不差。她会理所当然地拉开副驾驶的门,像女主人一样坐进来,然后开始她长达四十分钟(如果不堵车的话)的“表演”。
一开始还只是普通的闲聊,但很快,画风就变了。
“陆经理,您看李总昨天开会那脸色,是不是总部对咱们上个季度业绩不满意啊?”
“听说张工那个项目组申请了一笔特别预算,您知道是干嘛用的吗?”
“哎,陈总监好像跟副总关系不一般,您说咱们是不是得注意点站队?”
她像个移动的八卦雷达和信息黑洞,无时无刻不在打探着各种或真或假的消息,试图从我这里套取所谓的“内幕”。我对这种办公室政治向来反感,每次都只能含糊其辞地应付过去:“做好自己的事就行,别想太多。”
但这丝毫阻止不了她的热情。除了八卦,她的抱怨更是车载音响般循环播放:
“行政部新来的小姑娘笨手笨脚,连个咖啡都泡不好。”
“测试组那些人效率太低了,老是拖我们后腿。”
“公司食堂的菜越来越难吃了,还不如喂猪。”
她的声音尖锐,语速又快,像一只不停歇的知了,在我耳边嗡嗡作响,严重挑战着我的驾驶耐性和神经强度。
这还不算完。她习惯在车上解决早餐,肉包子、煎饼果子、韭菜盒子……味道浓烈,久久不散。碎屑掉得到处都是,她只是随手掸掸,从没想过要清理。有次甚至把酸奶洒在了座椅缝里,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哎呀,不好意思陆经理”,然后就没下文了。
我多次委婉地提醒:
“王莉,车上休息一下挺好,别太累了。”
“公司的事,还是到办公室再讨论吧。”
“早餐味道有点大,要不……下次吃完再上车?”
她要么装作没听见,要么就笑嘻嘻地回一句:“陆经理您人最好了,最大度了,肯定不会跟我计较这点小事对吧?” 或者,“我这不是抓紧时间跟领导汇报思想动态嘛!”
那副理所当然、甚至带着点“我蹭你车是给你面子”的架势,让我胸口一阵阵发堵。
第二章:导火索
忍耐,像一根不断被拉伸的皮筋,我知道它快要到极限了。
上周五下午,临近下班,我正在整理一周的工作报告,手机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是女友林薇打来的。
“陆然……”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带着痛苦的哭腔,“我肚子疼得厉害,站都站不起来了……”
我心里猛地一沉。林薇有慢性阑尾炎,医生说过有急性发作的风险。
“别怕,我马上回来送你去医院!”我立刻说道,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
跑到电梯口,正好碰到拎着包,哼着歌准备下班的王莉。
“陆经理,走吧!”她一如既往地笑着,就要跟我进电梯。
“抱歉,王莉,”我语速飞快地解释,“我女朋友急病,我得立刻赶回去送她去医院,今天没法送你了,你自己想办法回家吧。”
王莉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随即像川剧变脸一样,垮了下来,眉头紧锁:“什么?你有急事?我晚上还约了朋友在市中心吃饭呢!现在这个点打车多难打啊!而且又贵!你这不耽误我事吗?”
![]()
电梯到了,我急着进去,没再多说:“情况紧急,真的没办法。”
她也跟了进来,脸色越来越难看。到了一楼大堂,正是下班高峰期,人来人往。她似乎越想越气,突然停下脚步,拔高音量,尖利的声音在大堂里显得格外刺耳:
“陆经理!你什么意思啊?就你家的事是急事,我的事就不是事了?搭你个车而已,至于这么小气吗?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真不是个男人!”
“哗——”
周围不少下班的同事都看了过来,目光在我们两人之间逡巡,带着惊讶、好奇、还有几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玩味。
那些目光像针一样扎在我背上。小气?不是男人?就因为我不能继续当你的免费司机?
一股混杂着愤怒、荒谬和彻底心寒的情绪猛地冲上头顶。几个月来积压的所有不满和厌烦,在这一刻,被这句当众的羞辱彻底点燃。
但奇怪的是,极致的愤怒之后,我反而异常冷静下来。
我看着王莉那张因为气愤而有些扭曲的脸,看着她眼神里那毫不掩饰的理所当然和指责,突然觉得无比可笑。
我什么都没说,甚至没有再看她一眼,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公司大堂。身后,似乎还能听到她不满的嘟囔和其他同事的窃窃私语。
开车赶往林薇住处的路上,我握着方向盘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一种下定决心的冷硬。
林薇只是肠胃炎,虚惊一场。安顿好她之后,我坐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里做出了决定。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王莉,还有她那全家,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第三章:无声的反击
周一,我没有开车。
我选择了地铁加共享单车的通勤方式。虽然折腾点,但耳边没有了王莉的聒噪,鼻尖没有了各种食物的混合气味,眼睛看不到她乱丢的垃圾,感觉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
王莉显然没料到我会来这一出。早上在公司碰到,她眼神躲闪,似乎想说什么,但我直接无视了她,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一整天,她都显得有些焦躁不安。下午,她磨磨蹭蹭地来到我办公室,脸上堆着不太自然的笑容:“陆经理,那个……昨天我说话有点冲,您别往心里去。主要是约了朋友,一着急就……您看,这下班……”
“我最近都不开车了。”我打断她,语气平静无波,“响应环保号召,绿色出行。”
她愣住了,张了张嘴,似乎想质疑,但看我一脸公事公办的表情,最终还是悻悻地闭上了嘴,转身走了。
这只是第一步。
我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已经开始行动。王莉这种性格和做派,在职场绝不可能干净。我要做的,就是把她和她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连同她赖以嚣张的“家族根基”,连根拔起。
首先是她本人。我调取了她近半年的考勤记录和部分工作日志,发现她多次迟到早退,理由千奇百怪,但时间点往往与她让我绕路送她去干洗店、接她弟弟等私事高度吻合。行车记录仪里,那些她抱怨同事、打探公司项目机密的录音,成了她违反职业道德和保密协议的铁证。还有她随手丢在我车后座,被我收起来的一份内部项目草案,上面有她胡乱涂画的痕迹,这属于严重的数据安全问题。
这些证据,足够让她喝一壶了。
但我知道,这还不够。她敢这么有恃无恐,背后肯定有倚仗。我开始利用职务权限和一些人脉关系,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王莉的弟弟,王磊,居然在我们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挂着一个闲职,领着不菲的薪水,但几乎从不露面,工作产出为零。而安排他进去的,是那家子公司的一个副总,据说是王莉父亲的“老战友”。
顺藤摸瓜,我查到了王莉的父亲,王建国。他在集团的另一家关联企业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管理职务,但风评极差,业务能力低下,却擅长钻营和拉帮结派,利用职权为自家牟利的情况早有传闻。我甚至查到,王莉所在项目组最近外包出去的一部分非核心业务,就是被她“推荐”给了她弟弟挂名的那家皮包公司,价格远高于市场价。
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家子都把公司当成自家后院了。
我将所有收集到的证据——王莉的考勤问题、录音、泄密风险;她弟弟吃空饷的证明;她父亲关联交易、涉嫌利益输送的材料——分门别类,整理成一份逻辑清晰、证据链完整的报告。
我没有添加任何个人情绪化的指控,全部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然后,在一个周五的下午,我将这份报告发给了我的直属上级,研发中心陈总经理,并同时抄送了公司人力资源部和集团监察审计部。
在邮件里,我只写了一句话:“陈总、各位领导,附件是关于项目部员工王莉及其关联人员可能存在违反公司规定情况的一些材料,请查收。”
第四章:连根拔起
邮件发出后,我心里很平静。我知道,这把火点起来了,剩下的,就交给制度和规则。
接下来的几天,公司表面风平浪静,但暗流涌动。
王莉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变得异常安静,不再试图来找我说话,看我的眼神也带着惊疑不定。她甚至破天荒地自己打扫了办公室的公共区域,虽然扫得马马虎虎。
一周后,人事部和集团监察部联合行动了。
先是王莉被叫去谈话,然后就再也没回到工位。听说她在谈话室里一开始还试图狡辩,但当录音、考勤记录等证据一一摆在她面前时,她彻底崩溃了。据在场的人事同事说,她最后是哭着被保安“请”出公司的,理由是“严重违反公司劳动纪律、保密规定及职业道德,予以立即辞退处理”。
这还没完。
第二天,消息传来,她弟弟王磊被那家子公司直接清退,吃空饷的事情被捅了出来,连带安排他进去的那位副总也受到了内部调查。
紧接着,她父亲王建国所在的关联企业也发布了内部公告,以其“管理不善、涉嫌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属牟取不当利益”为由,免去其管理职务,接受进一步调查,最终结果大概率也是卷铺盖走人。
这一切发生得极快,如同雷霆扫穴。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整个公司。当初在大堂目睹王莉指责我的那些同事,再看到我时,眼神都变了。不再是看热闹,而是充满了敬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没有人来问我什么,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场席卷了王家三口的风暴,源头在哪里。
陈总特意把我叫到办公室,关上门,拍了拍我的肩膀:“陆然啊,事情处理得不错。证据扎实,程序合规。对于这种害群之马,以及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就是要敢于亮剑,坚决清除!公司支持你!”
我微微躬身:“谢谢陈总,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走出陈总办公室,窗外阳光正好。
第五章:清静之路(结局)
王莉和她全家被清理出公司后,项目部的工作氛围明显好了很多。少了搬弄是非的人,大家的心思更能集中在项目本身。
我的通勤路,也终于恢复了久违的清净。
每天早上,我依旧选择绿色出行。听着耳机里的音乐或者财经新闻,随着地铁的人流缓缓移动,或者骑着共享单车穿行在清晨的街道上,感受着微风拂面,竟然成了一种享受。
偶尔,我也会开车。车里放着舒缓的爵士乐,座椅干净整洁,再也没有令人不快的味道和噪音。深南大道依旧拥堵,但我的心情却不再烦躁。
周末,我开车带着痊愈后的林薇去郊外散心。车上,我跟她讲了这件事的始末。
她听完,靠在我肩膀上,笑着说:“以前总觉得你脾气太好,容易吃亏。现在看来,我家陆先生狠起来,也挺吓人的嘛。”
我握住她的手,看着前方开阔的道路:“不是狠,是原则。有些人,你给她脸,她不要脸。那就只能帮她把脸皮一起撕下来了。”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环城高速上,阳光透过天窗洒进来,暖洋洋的。
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职场上,无原则的善良和退让,只会助长某些人的贪婪和无耻。守住底线,亮明原则,用智慧和规则保护自己,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和长久的平静。
通勤路还很长,但我知道,今后的每一步,都会走得更加踏实、从容。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