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谢绝转载
近日,弹丸小国新加坡又让很多人惊讶了,谁能想到,这个人口不足600万的小国,居然还能自行建造8000吨级的大型战舰。就在10月21日,由新加坡新科工程公司负责建造的 8300 吨级的多用途战斗舰 “胜利号” 正式下水了,而它的定位非常特别,是全球首艘专职无人装备母舰,还搭载了全电推进系统!
![]()
图:胜利号下水画面
![]()
图:完整设计
从美国《战区》网曝光的细节来看,“胜利号” 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小国军舰”的认知。它全长150米,满载排水量约8300吨。这个体量已经比很多国家的主力驱逐舰都大了,比如我军满排7000多吨的052D,而它的核心任务,是当“无人装备的移动基地”。
胜利号后部的飞行甲板面积很大,能同时停靠多架中型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侦察、攻击和电子战等多种型号都可以搭载;
其舰艉还藏着两套“秘密武器”:无人快艇和无人潜航器的释放和回收装置,从模型细节能看到,这套系统就像“无人装备的滑梯”,几秒内就能让UUV潜入水下,重点承担“反水雷”任务。
![]()
图:携带多架无人机
![]()
图:尾部释放无人艇的坡道
胜利号的动力系统非常先进,它采用了全电推进系统,不过航速并不高,最快只能跑到22节左右。但是它的续航能力很强,其最远续航可达7000海里,自持力则是21天。
武器方面,胜利号的舰艏装备一座76毫米舰炮,舰桥前面配备有32单元垂发装置,能够发射米卡近程舰空导弹和紫菀中程舰空导弹。另外,舰上还有可搭载8具以色列开发的蓝矛反舰导弹模块的空间,是否安装主要是看任务是否需要。
胜利号的整体火力比其他国家同级别的驱逐舰要弱很多,基本只达到了054A护卫舰的水平。不过其以保障无人作战装备为主,武器只是自卫用途,所以这个配置也足够了。
![]()
图:前部有32单元垂发
该舰的雷达配备比较高,用的是法国泰雷兹的“海火” 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桅杆上有4个天线阵面覆盖360度范围。
很多人疑惑,新加坡连国土都要“填海造陆”,怎么能造出这么大的军舰?这其实是很多人对新该国的错误印象,实际上它的造船业实力很强,甚至能称得上“东南亚造船一哥”。
这次承建“胜利号”的新科工程,本身就是“海军装备老手”。早年给新加坡海军造过“无畏级” 巡逻舰,还出口过登陆艇、辅助舰。
![]()
图:可畏级护卫舰
而真正的“巨头”是新加坡胜科海事公司,它旗下的裕廊、图阿斯造船厂,不仅能造钻井平台、LNG加注船这种民用“大家伙”,军用领域更是“包办”了新加坡海军的主力。包括8艘“独立级”濒海任务舰、6艘“可畏级”护卫舰(东南亚首款隐身护卫舰)、4艘“坚毅级”登陆舰,全是它的手笔。
更关键的是,2023年胜科海事还合并了吉宝岸外与海事公司。这家公司擅长造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穿梭油轮,合并后形成了“民用+军用”的双赛道优势。按照这个趋势,未来新加坡造潜艇、大型驱逐舰都不是难事,而“胜利号”只是它展示实力的“第一步”。
而很多人也会有疑问,那就是像胜利号这种无人母舰,中国需要吗?答案其实很明确,那就是不需要,因为我们有更优的方案。
![]()
图:076是更好的选择
首先,中国海军的定位和新加坡完全不同。新加坡造“胜利号”,是为了“看家护院”。马六甲海峡每天有超过100艘油轮和货轮经过,这是全球经济的命脉,也是新加坡的“经济生命线”,所以需要一艘全能舰艇时刻盯紧海峡、制衡周边;
而中国要建的是“全球到达”的远洋海军,我们的思路不是“造一艘无人母舰”,而是要让所有大中型舰艇都具备“无人作战能力”:比如给055大驱配垂直起降无人机,并增加无人艇收放模块,让075两栖攻击舰也增加无人机配置。
![]()
图:我军054A放飞无人机
而我海军的076两栖攻击舰,它本身就是主要搭载无人机作战的,而且搭载的还是高端的大型无人机,这可比“胜利号”上的那堆小无人机厉害多了。而076扩展无人艇和水下无人潜航器的使用能力也不难,所以我们完全不需要单独搞个胜利号这样的无人母舰。
说白了“胜利号” 这类舰艇,是新加坡根据自己的特殊国情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搞的特化装备,它只适合新加坡,不适合我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