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一位来自开封的肺结节患者一进门就焦急地说:“我的结节长大了!”面对患者的恐慌,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老中医没有急于解释,而是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说了两点非常关键的道理:
![]()
第一,片子对比要讲“公平”。
袁希福院长说,不同的CT片子,就像用不同的相机、在不同位置拍的照片。同一个桌子,拍出来也可能显得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小根本没法直接比。想要公平地对比结节大小,最好像量身高一样,固定在一家医院、用同一把“尺子”,由医生出具正式的对比报告,这样结果才可靠。
第二,比大小,不如比速度。
![]()
袁希福院长进一步解释,恶性肿瘤就像野草,不断生长是它的本性。所以,不要只看它是不是在长,关键要看它长得快还是慢。他打了一个比方:假如肿瘤1个月能从1厘米长到2厘米,这是它的自然速度。如果吃了中药后,在相同的时间里,它只从1厘米长到了1.5厘米,虽然尺寸仍在增加,但生长速度实际上已经慢了下来。“增长放缓了,本身就是一种效果。”
他强调,很多患者只盯着“又大了多少”,却忽略了“增长速度有没有变慢”这个更关键的信号。
那么,中晚期肿瘤治疗的重点究竟是什么?
在日常接诊中,袁希福院长遇到太多为“指标高低、肿块大小”而焦虑万分的患者。对此,他始终强调一个核心观点:“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升生存质量。”
![]()
他观察到,肿块大小与生存期长短并不总是成正比。许多患者经过强力治疗后,肿瘤虽然缩小甚至暂时消失了,但人的元气大伤,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生存期并未延长。相反,不少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也许肿块没有明显缩小,但通过调理,元气得以恢复,气血阴阳趋于平衡,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实现长期的“带瘤生存”,这样的案例十几年、几十年的都有很多。
这一理念,与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肿瘤患者功能状态评估方法——卡氏评分(KPS)不谋而合。该评分也是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身体状况越好,预后也越好。这正印证了袁希福院长一直倡导的观点:“元气充盛,身体越棒,生存期自然越长。”
![]()
所以,当再次面对检查报告上的数字时,或许我们可以稍微放宽心:除了关注肿瘤本身,我们更应关心的是——病人的精气神是否足了,吃饭睡觉是否好了,生活的信心是否回来了。这些看似“柔软”的指标,往往承载着更坚实的生命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