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①丨以“六个坚持”确保“十五五”蓝图变为现实

0
分享至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娜 王晶晶

“十五五”时期,将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并提出“六个坚持”重要原则,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引。深刻把握、深入落实“六个坚持”重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贯彻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确保“十五五”宏伟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景的关键所在。

有机整体:“六个坚持”构成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战略框架,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劈波斩浪、勇毅前行

“十五五”规划作为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制定的五年规划,其指导原则的制定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战略考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教授张占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六个坚持”原则的提出,是基于对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洞察、对既往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锚定方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主心骨”,确保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坚持人民至上”是价值归宿和力量源泉,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升级为“人民至上”的治理信条。“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发展主题和实践路径,契合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旨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活力。“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机制保障,旨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前提和底线,强调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

这“六个坚持”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战略框架。张占斌认为,其顶层设计意义在于:一是明确了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二是确立了“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价值立场;三是指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实践路径;四是构筑了应对风险挑战、保障行稳致远的坚固防线。“六个坚持”构成一个互为支点的有机整体,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人民至上的价值优势、改革开放的动力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整体嵌入国家发展规划、法律体系、政策工具、考核机制,共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劈波斩浪、勇毅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彦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六个坚持”的提出,一方面是完成新发展阶段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十五五”时期是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五年。相较于“十四五”的开局布局,这一阶段更需要攻坚克难,确保现代化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另一方面是应对复杂环境、筑牢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局面。虽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稳固,韧性强、潜力大、优势明显,但外部环境的“风高浪急”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一脉相承:“六个坚持”在充分继承“十四五”时期“五个坚持”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体现了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新变化与新条件,在充分继承“十四五”时期“五个坚持”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秉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精神,提出“六个坚持”的原则。

与“十四五”的“五个坚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相比,“十五五”的“六个坚持”原则,新增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升级为“坚持人民至上”,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细化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而将“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坚持高质量发展”,把“坚持系统观念”并入“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变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作为首要原则贯穿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新增的“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这一原则,张占斌认为,这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自觉遵循,且凸显了“市场”的核心地位。他指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从改革范畴中突出为独立原则,强调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意在让微观主体更有活力,宏观调控更加精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十四五”基础上被单列为一项基本原则,是对国家安全重要性认识的空前提升,彰显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科学判断和强化底线思维的考量,也是应对日益严峻复杂安全环境的必然要求,安全和发展将成为贯穿“十五五”时期的双重考核目标。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实施好“十五五”规划的战略保障。

协调配合:“六个坚持”更加强调协同,标志着我国治国理政方略从“单点突破”进入“系统集成”新阶段

受访专家认为,“六个坚持”作为一个整体,更加强调各项原则之间的协同配合,这标志着我国治国理政方略从“单点突破”进入“系统集成”的新阶段,治理思路越来越体系化、科学化,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必然越走越宽广。

陈彦斌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并突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旨在通过明晰边界,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提升效率,又更好发挥政府在维护公平、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构建起高效协同的体制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五五”时期的主题。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振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十五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绝非依靠单一路径,而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三位一体、互为支撑,是一盘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的立体棋局。她分析认为,“十五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三者协同,共同构成一个系统性的驱动体系。其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核心引擎,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核心载体,而绿色转型则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底色。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引擎,通过改革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深化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产业升级作为核心载体,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绿色转型作为核心底色,将绿色理念全面融入产业体系与社会发展,深化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型。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作为首要原则贯穿其中。“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张占斌认为,这个关键时期要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发展方向不偏、路径科学,且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这要求强化党的政治引领,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在实践中,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融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各环节,构建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机制、督查问责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十五五”蓝图一绘到底。

所有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意味着高质量发展不能只看GDP增速,更要看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环境等民生指标的改善。共同富裕则直接体现了这一立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树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坚持人民至上”要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最终目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张树华表示,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历史使命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五五”时期,需以高质量发展夯实经济基础,通过居民收入增长计划、税收社保调节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补齐短板。同时,要通过就业、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政策弥合社会感知“温差”,并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生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精神、环境和社会的多元需求,共同迈向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的美好社会。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受访专家表示,我们要在全会精神指引下,将“六个坚持”重要原则落到实处,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行,以更强的信心、更足的底气推进“十五五”宏伟蓝图转化为发展现实,使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总 监 制丨王列军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时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经济时报
国研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经济日报
40836文章数 638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