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犹未晚”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生活中遭遇损失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挽回损失,避免更大的遗憾。这一道理在长江生态保护中显得尤为重要。
![]()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曾经孕育了无数珍稀物种。长江白鲟,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便是这条大江昔日的霸主。它体型巨大,是长江生态系统中顶级的掠食者,曾被认为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捕捞,长江的生物多样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包括白鲟在内的诸多鱼类种群数量锐减。
统计数据显示,长江曾拥有数百种鱼类。在上世纪中期,渔民甚至捕获过重达1800多斤、长达8米的巨型白鲟,足以证明其在长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然而,自2003年后,人们再也没有发现过白鲟的踪迹,甚至连此前安装了追踪器的白鲟个体也神秘失踪。
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过度开发。长期以来,繁忙的航运、河道的改造、以及对鱼类资源的过度捕捞,特别是电鱼等破坏性行为,对长江的鱼类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据估计,长江鱼类数量因此减少了高达90%。
![]()
长江白鲟的消失,无疑是长江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缩影,它警示我们,若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我们将失去更多。 “亡羊补牢,犹未晚”,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加大长江的生态保护力度,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控制污染排放,规范捕捞行为,共同守护这条滋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刻不容缓。
长江十年禁渔带来哪些生机?
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以来,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迎来了显著的改善,这体现在多个关键层面,包括鱼类资源的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的优化、旗舰物种种群的回升以及整体水域生态的修复。
首先,鱼类资源得到了直接的恢复,种群结构也得到了优化。禁渔四年多来,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了9.5%,涉渔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4.7%。
![]()
从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相比禁渔前的2017年至2020年,增加了36种。例如,青鱼、鲢鱼等重要的经济鱼类数量显著回升,甚至出现了重达数百斤的个体,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更重要的是,禁渔有效地遏制了捕捞压力导致的鱼类“小型化”问题。过去,由于过度捕捞,大型鱼类几乎消失殆尽,小型鱼类占据主导地位。
而现在,监测显示大型个体和能够长大的鱼类明显增多,三峡水库甚至出现了重达700多斤、长3.3米的中华鲟,预示着长江鱼类种群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
其次,长江的生态系统功能得到了显著恢复,食物网结构也日趋完善。鳡鱼、鳜鱼等肉食性鱼类的回归,丰富了食物网的结构,延长了食物链,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完整、功能更加完善。
这种积极的改变甚至间接改善了水质——当小型鱼类不再独霸水域,浮游动物得以平衡藻类生长,从而降低了水华暴发的风险。
此外,随着鱼类种群数量的恢复,长江水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藻类异常增殖现象减少,部分江段甚至重现“清澈见底”的景象。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监测数据,长江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
![]()
再者,长江的旗舰物种,尤其是长江江豚,其种群数量的回升,直接反映了长江生态健康状况的改善。长江江豚被称为“长江生态晴雨表”,2022年其种群数量达到1249头,比2017年普查时增加了237头,实现了历史性的止跌回升。
与此同时,一些曾经消失多年的珍稀物种,如鳤鱼,也在湖南境内水域重新出现。更令人振奋的是,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赤水河首次实现自然产卵并孵化,标志着其野外自然繁殖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
最后,各地通过营造人工鱼巢、修复江滩湿地等措施,为鱼类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得水域生态得到了整体修复,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重庆广阳岛等四个鱼类栖息地生境营造方案累计增加了鱼类生境120万平方米。
![]()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为了进一步巩固禁渔成果,专家建议加强对禁渔区域的全面评估,特别是湖泊等水域的生态监测,以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
未来,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更全面的生物多样性普查和科学评估,推动生物多样性整体提升,让长江真正恢复生机与活力。
“禁渔十年”实施,大型鱼恢复现状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实施,为长江生态系统带来了显著的复苏迹象。最直接的表现体现在大型鱼类种群的恢复上。以“长江鱼王”中华鲟为例,这种体型庞大、寿命极长的鱼类,其生存环境在禁渔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
它们逐渐适应新的环境,种群数量也开始呈现恢复的态势。例如,四年前在三峡水库就曾发现重达700多斤、长3.3米的中华鲟个体,未来甚至可能出现超过千斤的巨型个体。这充分表明,禁渔政策为大型鱼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和繁衍机会。
除了中华鲟,常见的青鱼、鲢鱼等传统鱼类也受益于禁渔政策。在禁渔之前,就已经有渔民捕获过体型巨大的青鱼和鲢鱼,例如200斤的青鱼和150斤的鲢鱼。
禁渔政策的实施,消除了人类捕捞的压力,使得这些鱼类能够更加安心地生长,数量和体型都有望进一步增长。
![]()
可以预见,在长江的各个水域,尤其是大型水库中,或许已经存在着不少数百斤重的鱼类个体。这些现象都表明,长江禁渔政策正在有效地恢复生态系统中的鱼类资源,为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