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3日下午三点,北京钓鱼台——’部长先生,中国到底什么时候引爆原子弹?’合众社的记者俯身探过长桌,语气里透着急切。”
![]()
会场气氛并不紧张,反倒像一场棋赛。陈毅抬眼扫过对面的长枪短炮,慢条斯理地放下茶杯:“要它就来。”一句话,既像回答又像暗语,让不少在场翻译一时都愣住。有人暗自嘀咕:这是敷衍?还是宣告?
要读懂这句看似随意的回应,得把时间拨回到朝鲜战场。1950年底,美军在仁川压来最新式战略轰炸机,机翼下挂着核弹模拟弹。那年冬天志愿军缺衣少粮,可指挥员们已明白:没有属于自己的“撒手锏”,谈什么安全。于是,1955年初,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二二一工程”,西北荒漠里悄悄升起一片工棚,门口只挂了一个简陋的号码——“九〇一”。
苏联专家的到来为零起步的实验室带来图纸和仪器,但友情并不长久。1959年6月,列宁格勒发来电报:“全部专家三个月内撤离。”很多关键数据连夜打包带走。外界普遍认定,中国核计划将就此搁浅。赫鲁晓夫甚至在布加勒斯特公开嘲笑:“中国人离开我们二十年也搞不成原子弹。”这话后来被不少西方情报员当作“专业判断”,写进了档案。
![]()
撤走专家的当天夜里,三道沟工区的高大车床还在轰鸣。年轻工程师们拆开只剩框架的回旋加速器,用铅笔在铁皮上补画缺失的尺寸。有人叹气:“苏联专家不给数据怎么办?”旁边回答得干脆:“自己算!”从此,“土办法”成了工区口头禅:没有高纯度钢,就用国产弹壳炼;没有精密轴承,便从吉林厂试制。零件常常刚装好就散架,又重新焊,再打磨。粗糙,却有效。
1960年起,美军的U-2高空侦察机频频窜到甘青交界的天空。它们拍到的多是沙丘与浅沟,偶有几幢钢架房顶,情报官员却把这些点连成线,绘出一幅所谓“钚产能不足”的推断图。五角大楼据此得出结论:中国在1965年前不会点火。肯尼迪政府想趁空档搞点动作,先是派特使去莫斯科提出“联合外科手术式打击”,随后又在东京召开秘密研讨会,拟定“日美干预预案”。这些文件如今已解密,字里行间满是轻慢口气。
![]()
有意思的是,就在外部纷纷预测“难产”的同时,内爆透镜的关键计算已被南京某研究所逐行推演。那是一张十米长的牛皮纸,密密麻麻写着“Δt”、“ρ”、“θ”……一连排到墙角,脚步都无法落稳。领衔的青年数学家给它起了个别名:“陀螺”。因为算法只要偏差一毫米,爆轰波就会像失衡陀螺,整体报废。可惜当年没有电子计算机,全部手算。为了减轻误差,女同志们把长发剪成平头——额前一缕碎发都可能遮住符号。
1964年初春,221基地试验场下起暴雪,塔架像灰白铅笔插在天地之间。装填铀心的那天,现场不许说话,连咳嗽都被勒令憋住。走出防爆掩体时,技术负责人突然回头看了一眼塔底的风向旗,轻声说了两个字:“可以。”谁也没问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听见了呼啸的寒风——那就是答案。
![]()
与此同时,华盛顿情报部门仍躺在旧推算里。8月下旬,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外宣称:“北京正在等待第一批钚出炉。”美国《新闻周刊》据此写道:“中国核爆尚需一年,最乐观也得来年下半年。”可9月初,塔里木盆地的检测站已经开始校准地震仪;10月初,内陆所有民航航线突然“因天气”调整。外行看不出门道,内行心里都有数。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新疆罗布泊上空腾起直径3500米的蕈云。三分钟内,苏联远东监测站与美国关岛监听站同时捕捉到冲击波。不到半小时,五角大楼地下指挥室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福勒翻看实时数据,喃喃一句:“内爆型,铀235,不可思议。”接着问身边助手:“他们怎么解决对称爆轰?”没人回答得出。
![]()
消息传到莫斯科,赫鲁晓夫沉默良久。外界盛传他砸碎了手里的玻璃水杯,真假无从考证,但第二天《真理报》在冷战版面用了一段极短文字:“中国进行核试验。”没有评价,只有时间坐标,像交卷。
对陈毅那句“要它就来”,不少西方媒体最初解读为夸口。直到蕈云升起,他们才意识到,这句看似随性的话背后,是十万工程人员近十年的摸索与苦熬。后来的CIA内部评估写得直白:“中国制造了情报盲区,我们自以为看得一清二楚,其实只能望到他们愿意示人的那道篱笆。”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核计划被迫中断,中国该如何在超级大国的核黑云下谈发展?又或者,美苏真合谋摧毁西北那片基地,今日战略格局会不会彻底改写?庆幸的是,历史没让假设成真,关键节点上并没有人退缩。
![]()
不得不说,对60年代亲历者而言,“要它就来”四个字并非一句豪言,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技术、时间、资源全都紧张,却仍按既定节奏推进;外部封锁,内部裂变,也没阻挡那团火。正因为如此,今天翻看那段测试记录、人员名单,仍能感到一种笃定——在最缺的时候选择最难的路,并最终把“最难”写成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