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农村的地面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小植物,长得像一枚破铜
- 它贴着地面生长,常被人忽略,甚至被当成青苔一脚踩掉。
- 可你知道吗?它不仅能吃,还能治病——是古人留下的“救荒草”,如今每一株都很珍贵。
![]()
一、像铜钱一样的小草,其实大有来头
别看它个头小、贴地长,它的名字却很有趣——叫地钱。
地钱是一种苔藓植物,属于地钱科地钱属。它没有高高的茎和枝,只有一片片暗绿色的叶状体,边缘起伏成波浪,中间还有个孔,远远看去就像一枚破了眼的铜钱。
所以,古人一看这模样,就给它取了这个名字——地钱。
它喜欢湿润的地方,常见于墙角、溪边、林地、阴坡上。很多人踩过无数次,却从没注意过,其实它就静静地活在我们脚边。
二、全国都有,遍地是宝
地钱在我国分布极广,从南到北几乎都能见到。只要环境阴湿、土壤肥沃,它就能成片生长。
它个头很矮,通常只有5厘米左右,不低头还真看不到。但正因为它“低调”,很多人都把它当成青苔忽略了。
可事实上,它是能吃、能药的“宝草”。
三、古老的“救荒野菜”:地钱也能吃
听到“苔藓也能吃”,很多人会惊讶。其实早在古代,地钱就已经上过餐桌了。
有文献记载,早在汉代以前,地钱就被当作救荒野菜使用。在粮食短缺的年代,人们会采集地钱煮汤或凉拌食用。
现代研究发现,地钱富含多种矿物质和植物多糖,营养价值不低。
不过要注意—— 地钱常长在潮湿地面,采食前一定要 洗净、焯水去杂质,这样才能放心食用。
———⚕️———
⚕️ 四、药用价值更高:能解毒、祛瘀、生肌
除了能吃,地钱的药用价值更让人惊讶。
在《贵州民间药物》中记载:
“地钱,解毒祛瘀,生肌止痛。外用治烧烫伤、蛇咬、疮疡肿毒、臁疮癣。”
它的药性清凉,能消炎解毒、促进皮肤愈合,在民间常被当作外敷草药使用
老人们常说:
“墙脚边那点绿,不只是苔藓,是草药。”
不过——⚠️ 地钱中含有一种叫“广木香内酯”的物质,对敏感人群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所以使用前一定要谨慎,最好咨询中医师或药师。
五、珍惜脚下的小草
如今,地钱依旧在我们生活的角落生长:老屋墙角、石缝、沟边……它不争不抢,却默默地延续着生命。
它提醒我们: 大自然中,没有真正的“杂草”。每一株植物,都可能是宝藏。
朋友,你见过这种“地上的铜钱草”吗?小时候有没有在老墙根下玩过它?欢迎留言,聊聊你对地钱的记忆吧!
参考资料
- 《贵州民间药物》,贵州科技出版社
- 《中国植物志·苔藓卷》,科学出版社
- 《中华本草》总编委会
- 《救荒本草》,明·朱橚
———⚖️———
⚖️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然植物与中草药科普内容,旨在传播植物知识与健康理念,不构成医疗建议。如需药用,请遵医嘱或咨询专业人士。
互动区
你见过“像铜钱一样”的地钱吗?
你知道它原来还能入药吗?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乡野故事与发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