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凭什么在美国笑得灿烂?对比王健林、许家印,他的“精明”藏不住
王健林险些成“老赖”,许家印身陷囹圄,同是地产圈大佬,潘石屹为何能在纽约笑得灿烂?他刚斥资760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6块地,计划打造豪华公寓,妻子张欣还晒出二人合影,笑容比当年套现300亿时还要刺眼 。看看同期的地产同行,境遇可谓天差地别 。
王健林被万达的巨额债务压得头发花白,前段时间因债务问题差点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王石早已退出万科,深圳地铁接手万科后,深陷亏损泥潭;姚振华因欠薪遭员工围堵,冲突中眼睛被打伤,如今已被限制高消费,连高铁都坐不了;许家印的处境更是众所周知,不仅人身自由受限,家族名下100多亿的信托资产,也可能被击穿用于还债 。
再看潘石屹,在纽约选地拍照时笑容满面,这份轻松在寒冬中的地产圈,比针还扎人 。但他的“好运”并非偶然,而是步步算计的结果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楼市热潮中,他就和冯仑等人抓住机会,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来又精准布局北京、上海核心地段,手握无数黄金资产 。
2014年,当其他房企都在疯狂加杠杆扩张时,潘石屹却悄悄开启了“卖卖卖”模式,几年时间里,通过出售资产至少套现300亿,完美避开了地产行业的下行周期 。2019年,他差点将SOHO中国卖给黑石集团,若不是监管部门出手阻拦,又能套走236亿港元——这哪里是“逃顶”,简直是“精准跳车” 。
不过,大众对潘石屹的骂声,并非源于他“跑得快”,而是他“赚中国钱,花在美国”的做法 。国内房企资金链紧绷、业主为烂尾楼维权时,他一分钱不捐;却豪掷2500万美元捐给哈佛、耶鲁,两个儿子也顺利入学,这哪里是捐款,分明是为子女买名校“入场券” 。他还通过设立信托,将资产转移到海外,在美疯狂购置房产,通用汽车大厦、曼哈顿公园大道广场都有他的股份 。
当然,潘石屹在美国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 。他投资电影《月球陷阱》亏得血本无归,涉足的共享办公业务、别墅售卖项目也接连亏损,如今身价仅剩185亿,较巅峰时期大幅缩水 。
有人说,潘石屹是最像李嘉诚的商人,赚够了时代红利就转身离场;曹德旺评价他“鬼精鬼精的,可太精了就成了‘鬼’” 。也有人认为,至少他没有欠债不还,没有留下烂尾楼,比某些地产大佬“强” 。但当年拍着胸脯说“绝不跑路”的潘石屹,如今的所作所为,到底算不算“跑路”?评论区一起聊聊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