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碗菜肉馄饨,
能装下多少上海故事?
今天下午,秦畅City特邀电影《菜肉馄饨》中
“老汪”的饰演者——周野芒老师,
带我们开启一场充满烟火气的Citywalk直播。
今天这场直播获得近60万点赞!
从城市原点出发,
我们跟着这位“上海爷叔”,
穿行于梧桐树下,
聊聊电影里的悲欢,
品味现实中的烟火味。
![]()

开场:国际饭店出发
![]()
直播镜头从上海国际饭店开启,这里也被称为“上海城市坐标的原点”。秦畅老师和周野芒老师由此出发,走进电影《菜肉馄饨》的世界。
![]()
对话中,周野芒从沪语聊到上海生活,他认为演绎上海故事的关键在于捕捉其独特“气息”。
![]()
01
“表现出上海的面貌……呼吸很重要。”
在周野芒看来,“老汪”是上海男人的一个缩影,而菜肉馄饨正是了解普通上海人生活节奏的窗口。他邀请大家通过电影,共同感受“这一方水土的海派文化的呼吸”。
02
“脸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替换心。”
观众眼中的周野芒“演什么像什么”。谈及如何演活“老汪”“老乌”等经典角色,他分享了自己的角色塑造秘诀:“脸是一样的,重要的是要替换心,关键在于内在心肠的转换。”
第二站:人民公园
![]()
秦畅和周野芒行至人民公园”相亲角“附近,话题自然引向电影中“老汪”为儿子相亲的趣事。周老师眼中的“老汪”,是弄堂里为儿子婚事操心的典型父亲,会因替儿相亲闹出误会,却也能把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
”弄堂里的父亲,与他的心事“
周野芒透露,“老汪”是个“被动”的男人,中年丧偶,是一个被动型的等着周围环境来改变他的男人。那么,电影中是怎么样的,这样的他会在电影中迎来怎样的转变?令人格外期待。

第三站:复兴公园
![]()
镜头转向复兴公园,这里是电影的重要外景地,也是周野芒个人真实生活里的记忆承载地。
![]()
”熟悉的公园,记忆中的童年“
“我小时候就住在南昌路,常来这里玩。”周野芒望着熟悉的林荫道与长椅,语气中流露出自然的亲切。“演老汪在这里溜达,某种程度上,我是在演我自己记忆中的上海生活。”
公园不再只是背景,而是情感的容器,装着个人的成长,也装着角色的悲欢。

第四站:思南公馆——菜肉馄饨·思南会客厅
![]()
一碗馄饨,为何是上海人的集体记忆?
终点站,两位老师来到了位于思南公馆内的“《菜肉馄饨》思南会客厅”,现场早已粉丝云集。当被问及“为什么菜肉馄饨对上海人如此重要”,现场答案纷纭:“外婆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
![]()
![]()
![]()
周老师则道出另一层深意:“就是因为到处都吃得到,它才更能代表上海的烟火气。”一旁的市民也纷纷补充记忆中的细节:“胡椒粉要放的”“鲜辣粉放汤里的”——一碗馄饨,千家千味,但底色都是家的温暖。
![]()
![]()
![]()
细节:沉浸式“老汪的家”
![]()
直播的惊喜藏在思南会客厅的二楼。这里1:1还原了“老汪的家”。老式沙发、桌椅等充满生活气息的老物件,大多来自电影原道具。
”一件毛衣,是她一直都在“
周野芒老师特意指着一件挂在椅背上的毛衣——那是潘虹老师电影里所饰、“老汪”早逝的太太“素娟”的毛衣。在他心里,”她一直在。”这件毛衣,是“老汪”深藏心底的深情,也是支撑他走下去的无声力量。这一幕,让屏幕前的我们也为之动容。
![]()
![]()
正如一些市民所言,“菜肉馄饨家家都会包,一看名字就想到上海,走进这间思南会客厅,就像回到家”。节目的最后,一碗特别的“菜肉馄饨”,为这场直播画上完美的句号。
![]()
![]()
![]()
电影《菜肉馄饨》即将温暖上映
让我们相约影院,
相约黄浦,
一起去品味这碗馄饨里,
煮着的千般滋味、万种人生。
梧桐树下、洋房深处,
这里藏着上海最动人的故事
![]()
记者 / 刘晓静
编辑 / 刘晓静
图片 / 秦畅city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