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重拳出击后,欧盟直接慌了,里面和中方进行商量,不过其中有三国不服,一国更是叫板考虑“核选项”。
如今中美贸易的摩擦又升级了,中方直接对着美方加的关税来了个对等反击,涉及到能源、农产品这些实打实的领域,连半导体相关的关税政策也调了。
![]()
这一下美国那边不少行业受了影响,农产品卖不到中国,汽车和科技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全球产业链都跟着晃了晃。
欧盟这边就有点坐不住了,跟中国贸易绑得太紧,那些生意往来不是小数目,电气设备、电信这些产业链上好多环节都得靠中国,光是稀土就一大半从中国进,安世半导体更是直接影响汽车产能,德国汽车、法国化工这些顶梁柱行业,离了中国市场根本活不好。
就在这节骨眼上,中欧刚通完电话,核心就是稀土出口和半导体那点事儿,聊完之后看着挺顺利,没成想通话的余音还没散,德国、法国、波兰这三个国家突然跳出来,对华态度一下子硬了起来。
最惹眼的是德国,直接说要在欧盟峰会上讨论启用一个法案,还把这东西叫做“核选项”,听着挺唬人,实际上2023年底生效到现在一次都没用过。
![]()
法国跟着起哄,说要好好评估所有对华报复的选项,那语气硬得不行,波兰更积极,想让欧盟峰会的结论里直接写上“中国有害经济行动”这种话,摆明了想把对抗的调子定下来。
可这仨国家的强硬没多久就露了怯,外媒去问法国和波兰外交部,这俩全都不吭声,不敢接话,欧盟高层更是直接放话,说峰会不会正式辩论对华贸易问题,明摆着不想把事情闹大,这就看出来了,所谓的强硬根本不是欧盟的集体想法,就是这三国自己跳得欢。
要说这三国为啥非要唱这出戏,背后的心思其实挺明白的,德国就是典型的矛盾体,一边中国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汽车、化工这些赚钱的行业离了中国的稀土根本转不动。
德国企业为了拿稀土进口许可证,得交一大堆详细材料,连过去三年的生产数据和未来的预测都得给,不想给也没办法,毕竟95%的稀土都从中国来。
他们自己心里门儿清,这法案连对美国都不敢用,之前美国加征关税那么狠,欧盟也只是让步签了不平等协议,根本没敢启动这工具,现在对着中国喊,纯粹是虚张声势。
法国的心思更简单,自家汽车在华卖得太差,根本拼不过中国电动车,就想靠贸易保护主义保住市场,国内失业率一直降不下来,政府没辙,拿对华强硬说事,能转移点民众的不满,说白了就是对内交差,对外装强硬。
![]()
波兰就更没什么底气了,纯粹是想抱大腿,对着美国和欧盟示好,说点硬话就能换点安全援助和经济补贴,还能在中东欧国家里刷存在感,反正真要闹起来,损失也轮不到它当大头,这种投机的小算盘打得精得很。
欧盟内部其实早就不是一条心了,之前有50家欧洲大企业联名给欧盟写信,不让用那个反胁迫法案,里面全是奔驰、空客、欧莱雅这些离不开中国市场的主儿,这就很清楚了,政客负责放狠话,企业还得乖乖回来擦屁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