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一词出自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古人认为,九月初九这一天,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成为“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重阳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当时已有九月秋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后代演变成为庆丰收的饮宴、拜神祭祖及祈求长寿的重阳节基本内容,始于先秦,完备于西汉。
![]()
进入现代社会,重阳节的表现形式除传统的登高望远、赏菊饮酒、佩戴茱萸外,更多的是被赋予“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内涵。1989年,国务院颁布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中国老人节”。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法律形式确认该节日,并新增“老年节”名称,亦称“敬老节”。
因重阳节具有中华民族(主要是汉民族)的诸多农耕文明的内涵,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重阳节位列其中,其代表性项目如:登高、采药、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围猎、射柳、放风筝、蹴鞠、吃重阳糕、妇女回娘家、孝敬老人等习俗,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估合格。
![]()
绵延两千多年的重阳节习俗,不仅深藏农耕文明的密码,还浸润着神话和民间传说。举“登高”为例——古人称重阳节为“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农历九月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古人重阳节登山“辞青”与阳春三月“踏青”相对应。据文献记载,“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习俗除上述缘由外,还源于民间避灾避祸的传说。其中的“骊山传说”,说的是骊山下有一勤劳的庄户人家,某天算卦先生告诉他在九月九日要全家登高。庄户人起初不以为然,但在九月九日这天,他还是带着家人登上骊山,结果发现家舍被洪水冲毁。这个故事提醒人们在重阳节登高可以避祸,象征着对平安的祈愿。
另一则是“桓景登山避瘟疫”。说东汉时期,桓景的家乡遭遇瘟疫,他决心学习本领,战胜瘟魔。经过努力,他在重阳节带领乡亲们登高避瘟疫,分发茱萸叶和菊花酒,成功保护了大家的健康。这个故事强调了重阳节登高对健康的重视。
![]()
缀满枝头的茱萸红豆
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一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提及的“茱萸”,学名“山茱萸”,是一种经济植物。果实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有药用价值,有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的功效。茱萸的果实是红豆,古人把红豆喻为“相思豆”。王维在该诗开篇一联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在漂泊他乡的境遇下,想象远方兄弟们在这一天登高插茱萸,却发现少了自己一人。寄托了游子王维思念亲人的情怀,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乡愁情感。所以,重阳节插茱萸、佩戴茱萸是重视家庭、传递亲情的外化表现。
![]()
礼盒装的重阳糕
重阳节吃糕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给这一民俗贴上了节日标签。据史料记载,古人在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额头,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步步登高,诸事顺遂。此乃古人九月蒸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徒步登高”的形式。重阳糕无固定品种,南方以糯米、粳米为原料,北方以麦面、黏米面为原料。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黏的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如今,糕不再是重阳节的节令食品,而是一年四季的日常小吃。
![]()
东方明珠登高祝福跑深受市民喜爱
国家把重阳节这天定为敬老节,也是源自重阳节习俗中祈求长寿、女儿回娘家等内涵。重阳节作为非遗保护项目,首先是做好传承。然而,民俗传承并非一层不变,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会注入新的内容,成为新民俗、新时尚。如重阳节登高,已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一项群众性体育赛事,不少地方举行重阳越野登山比赛。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元旦登塔比赛深受登山(登高)爱好者喜爱。腿脚不灵便的长者,在这一天会结伴去居家周边的公园走走看看,舒展身心。
古人重阳节那天,妇女回娘家探视父母的习俗,如今已演变成做儿女的在重阳节请父母吃寿宴,送父母衣服鞋帽等礼物,或是陪伴外出旅游的新民俗,表达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
当下,重阳节已成为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行动的集中展示“窗口”,这与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全体民众的积极响应分不开。每年重阳节(敬老节)这一天,集中所有涉老行业、部门,调动各方资源,开展为老志愿服务。作为长者,在这一节日里,还践行“银发行动”回馈社会,奉献余热。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一经发布,稿费从优。

图片来源于作者和网络
作者:姚志康
责编:李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