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以“健康有她,重塑她新生”为主题的乳腺癌患者关爱暨第四届爱携航嘉年华活动在南京举行。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活动聚焦患者治疗后的身体康复,以及多方助力患者心灵重建与社会融入的全过程,旨在提升公众对乳腺癌的科学认知,鼓励患者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拥抱希望。
![]()
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此次活动由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办。活动现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主任医师莫雪莉教授表示:“医学进步为乳腺癌患者重塑生命带来底气,‘重塑新生’不仅关乎身体康复,更关乎心灵重建与社会关系连接。CSCO始终致力于持续推动乳腺癌防治水平与国际接轨,加强科普教育,搭建医患沟通与社会支持的桥梁,助力患者在科学与关爱中重塑生命,重启希望。”
乳腺癌进入精准化、个体化、慢病化管理新时代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约42万例,死亡约12万例。随着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83.2%,管理模式正逐步向慢病化管理转变。
莫雪莉称,现阶段得益于基因检测等技术手段和分子分型普及,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可以被精准识别,能够针对性地为患者“量身定制”全病程管理方案。与此同时,诊疗模式的持续规范化与精准化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
“医学的进步,特别是精准治疗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武器。”莫雪莉表示,“随着乳腺癌精准诊疗的发展,我们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的分型和疾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生命的延续赢得宝贵的机会。”
![]()
女性应日常警觉乳房异状,重视早诊早筛
莫雪莉表示,乳腺癌的早诊早筛是提高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的关键环节。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通过筛查做到在无明显症状时发现潜在病变,实现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
莫雪莉提醒广大女性,乳腺癌的常见警示信号包括无痛性乳房肿块、乳头血性分泌物、乳房皮肤异常、乳头凹陷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女性可每月进行一次自检,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自检方法包括:视诊——镜前观察乳房对称性及皮肤、乳头变化;触诊——用三指指腹检查乳房和腋窝是否有肿块或硬结;挤压——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出现单侧、单孔的血性或清水样分泌物。
莫雪莉提醒,40岁以上女性除每年进行乳腺超声与钼靶检查等常规筛查外,还应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她强调,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与良好心态同样重要。女性应学会劳逸结合,积极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及时释放情绪,避免长期积累负能量,以更健康的身心状态守护自我。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伟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