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如何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实现源头治理,是城管执法部门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近期,对万里辖区内一新交付小区破坏房屋承重结构一案的高效处置,生动展现了万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主动作为、普法先行、全程监管”的执法理念,为同类社区管理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宣传在前,防患于未然
万里某小区分两期开发,一期于7月31日交付。面对集中入住和频繁装修可能带来的违法搭建、破坏承重结构等风险,万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精准研判,决定“跨前一步”主动服务。
在一期交付时,中队便重点对接物业公司,深化“管执联动”机制,明确权责与沟通流程。鉴于一期经验,在二期10月20日交付现场,服务举措进一步升级。队员周永杰、罗诗怡依托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现场答疑等多种方式,向广大业主精准传递装修注意事项。“我们宣传的主题大多是围绕严禁破坏承重墙、违建及破坏绿地等关键问题上,提前普法旨在从源头上杜绝违法可能。”周永杰介绍。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现场宣传
这种前瞻性的服务,给从业近20年、经历过9个楼盘交付的小区物业经理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第一次看见有政府部门这么早介入,在交房现场就来宣传。这种‘跨前一步’的服务,对我们物业和业主来说都是好事。”
沟通中见温度
事前预防机制在一期交付后不久便经受考验。物业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小区内有一家业主在装修时疑似敲掉了阳台一部分墙体。接到报告后,执法队员魏天皓、陈俊立即上门进行检查,经图纸对比初步判断涉嫌破坏承重结构,当场开具了《调查(询问)通知书》。
沟通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接到通知书的业主认为“只敲掉了阳台一点点”。面对不解,队员们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先后3次上门,耐心沟通,释明法规。同时,为确保专业与公正,执法队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鉴定。报告最终确认该处承重结构被破坏,业主最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配合并请来专业施工方,按照原始标准将墙体恢复原状。
以一案警示一片
案件处理并未止步于整改。万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扎实做好“事后监管”,全程监督该户的整改过程,最终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修复后的专项检测,并出具报告,确保安全达标。更重要的是,他们以此案为鉴,协调开发商设计师与物业负责人,对小区保安和物业人员进行了一次专业的实地培训,明确指认关键承重部位,有效提升了物业的前端巡查和精准劝阻能力。“案例也警示我们,风险意识不容松懈。”中队负责人表示。
![]()
现场宣教
万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将执法资源前置,把工作做在投诉之前,通过“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机制实现责任到人,并构建起“宣传-执法-监管”的完整治理闭环。目前,该模式中“管执联动”“第三方专业支撑”等关键做法,已逐步融入全区城管系统提升治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整体布局中。
普法小课堂
《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第(一)项:禁止下列损害公共利益及他人利益的行为:(一)损坏房屋主体和承重结构。
《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八十三条:违反本规定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损坏房屋主体和承重结构的,由区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