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阳节,必须注意这3个忌讳,还要做好这3件事,寓意为家人祈福!
![]()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充满敬老情怀和祈福寓意的日子。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人们登高望远、赏菊饮酒、佩戴茱萸,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祈愿。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民间也流传着一些需要避讳的习俗,以及必须认真对待的仪式。只有注意这些细节,才能真正为家人祈福纳祥。
一、重阳节的三大忌讳
![]()
1. 忌讳说“节日快乐”
重阳节的核心文化内涵是敬老、祈福和避灾,与清明节、中元节类似,带有一定的肃穆色彩。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双九相重,阳气过盛反而易招灾祸,因此重阳节最初有驱邪避灾的寓意。在这一天,人们更倾向于说“安康”“平安”等祝福语,而非“快乐”,以免冲撞传统习俗中的禁忌。
![]()
2. 忌讳送菊花给老人
菊花虽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但在传统文化中,白菊、黄菊多用于祭奠场合,若随意赠予长辈,可能被视为不吉利。如果想表达敬老之意,可以选择长寿花、康乃馨等寓意吉祥的花卉,或者赠送重阳糕、茱萸香囊等传统礼物,既符合节日氛围,又避免误解。
![]()
3. 忌讳傍晚登高或夜间外出
重阳登高本是为了“避灾”,古人认为傍晚阴气渐盛,此时登山容易沾染晦气。此外,部分地区还有“重阳夜不出门”的习俗,认为夜晚阴气重,不利于健康。因此,登高最好选在上午或正午阳气旺盛之时,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顺应传统祈福的寓意。
二、重阳节必做的三件事,为家人祈福
![]()
1. 登高望远,祈求健康长寿
重阳登高的习俗源于汉代,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开灾祸,吸纳天地阳气。现代科学也证明,登山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因此,重阳节不妨带上家中长辈,一起登高远眺,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让老人感受到子女的陪伴与关怀。如果长辈腿脚不便,也可以选择在公园散步,同样符合“趋吉避凶”的传统寓意。
![]()
2. 佩戴茱萸或饮菊花酒,驱邪避灾
茱萸在古代被视为“辟邪翁”,重阳节佩戴茱萸香囊或插茱萸枝,寓意驱除邪气、保佑平安。而菊花酒则被称为“延寿客”,古人认为饮用菊花酿制的酒可以明目醒脑、延年益寿。现代人虽不一定严格按照古法制作,但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或佩戴象征吉祥的香囊,延续这一传统习俗,为家人祈福。
![]()
3. 陪伴老人,传承孝道文化
重阳节又被定为“老年节”,其核心精神就是敬老孝亲。在这一天,子女应尽量抽空陪伴父母,哪怕只是一顿家常饭、一次促膝长谈,都能让老人感受到温暖。此外,还可以为长辈准备一份贴心的礼物,如保暖衣物、保健器材等,既实用又符合节日主题。
![]()
三、重阳节的现代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节的习俗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价值——敬老、祈福、家庭团聚——始终未变。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因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对长辈的关怀,而重阳节正是一个提醒我们回归家庭、感恩亲情的契机。无论是遵循传统习俗,还是以现代方式表达孝心,最重要的是让老人感受到爱与尊重。
![]()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避开忌讳,做好该做的事,才能真正为家人祈福,让这个古老的节日焕发新的生机与温情。
![]()
关于过重阳节的禁忌,就分享到这里,重阳节怎么过?朋友们,你们老家还有什么习俗推荐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