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让人们无不认同的是,“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被载入史册,千古以降,被传为佳话;又比如“解缙写诗哄皇帝”,民间盛传,被称为经典。不得不说,“两岁学说话,一生学技巧”,因为,会说话不仅能让别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也能让自己“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但也有一些令人惊奇的说话艺术,既能让人汗流浃背,又能让人骨节皆酥。
在民间,一般年满一个花甲,就可以大办寿宴,而这个时候,亲朋好友都会不约而同的前来祝寿。无论是席间的祝酒词,还是现场的祝寿歌,基本上都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或者“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之类的,当然,也有一些人会请一些颇负盛名的文人赠上一首祝寿诗,那可是一件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事情。
![]()
要说到祝寿诗,让我想起一首“胆大妄为”的祝寿诗,全诗一惊一乍、峰回路转,看得让人直冒汗。这首祝寿诗,一说是明代大才子解缙,一说是唐代大才子唐伯虎,也有说是清代大才子纪晓岚。但是这首诗的真正出处,可能至今依然是个谜。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所作,不过,这首诗虽然不知道真实出处,但却在民间颇为盛传。
相传,有一个老太太,过七十大寿,她有好几个儿子,一同为她筹办寿宴,还请了当时颇负盛名的一个大才子,寿宴进行了一半,她的几个儿子央求这个大才子给他们的母亲赠送一首祝寿诗。这个大才子,叫他们准备好笔墨纸砚,于是开始准备写诗了。结果,提笔第一句,让一众观众看得目瞪口呆,为什么呢?因为他第一句赫然写得是,“这个婆娘不是人”。
![]()
好家伙,人家邀请你来给他们的母亲写一首祝寿诗,你这开篇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这不是找抽挨骂吗?众人看到这诗的第一句后,也开始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指指点点,而寿星的几个儿子也一时愣在了那里。这是啥情况,这个大才子平时也不是这样的人啊,咋写首诗一开口就“骂人”呢?这不是来“砸场子”的吗?寿星的儿子们,脸上的惊愕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却是怒气,不过他们的怒气还没来得及发作,赫然听到众人拍案叫绝。
这是咋回事?不是写诗一开口就“骂人”的吗?咋还能让众人突然停止议论,竟然还拍案叫绝了呢?于是,寿星的儿子们看到这个大才子已经写完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艾玛,这也太过奖了啦”,要是老寿星看到这句话,一定会欣喜若狂,甚至还会说,“这彩虹屁,让人家好生难为情呀!”这一句峰回路转,让众人竟然呆住了,这夸赞,完全飞出了天际呀!怪不得第一句说“这个婆娘不是人”的,原来是“天上的仙女”呀,这岂是凡人所能比拟的?
![]()
正当众人拍手称快的时候,这个大才子第三句写完,而第三句写完之后,刚才喧闹之声瞬间进入一片死寂,一时间安静地出奇,全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因为,这个大才子第三句赫然写的是——“生的儿子都做贼”。这真是孰可忍孰不能忍,第一句就略有戏谑之嫌,这第三句简直不能忍受,寿星的儿子们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突然挽起袖子,准备开始“逐客”了。
谁知道,“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要打响,大才子却轻松写完了第四句。寿星们的儿子拳头还没有升起来,经听到众人的喝彩声。定睛一看,发现第四句原来是“偷来蟠桃奉寿亲”。这句话的确完美诠释了第三句话,而且更是与第二句遥相呼应啊。原来,他们的儿子是去王母娘娘的瑶池偷仙桃去了,这样的“贼”不仅情有可原,更是莫大的荣幸啊,能去王母娘娘那里偷蟠桃,这岂是凡人所能做到的,这还顺带将寿星的儿子们一并夸赞了。
虽然这是个故事,不过现在想来,真是让人惊得一身冷汗。全诗四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洋洋盈耳。好一个“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的儿子都做贼,偷来蟠桃奉寿亲”啊。简简单单的一首祝寿诗,这种“胆大妄为”的写法,真是会让人汗流浃背。不过,最终结果,却让当事人乐开花。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