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长期停飞后,美国空军重新启动了黑海上空的高空无人机侦察任务,标志着美国在欧洲最紧张军事区域之一的情报收集活动全面恢复。10月25日,一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B“全球鹰”无人机(呼号FORTE 10)被观测到在黑海南部执行监视任务。根据飞行追踪数据,该机从北约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锡戈内拉空军基地起飞——这里是东欧和黑海地区空中情报、监视与侦察(ISR)任务的核心发射点。
![]()
技术性能与战略价值
RQ-4B“全球鹰”是美国空军最先进的侦察平台之一,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制造。其续航时间超过30小时,飞行高度超过18000米,配备的光电和雷达传感器可覆盖广袤区域,实时追踪地面目标并向美欧联军指挥部传输情报。这种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能在无需加油的情况下持续监控黑海沿岸的俄军动向,尤其适合追踪克里米亚半岛的导弹部署和舰队调动。
![]()
冲突背景与历史交锋
在俄乌战争初期,“全球鹰”几乎每日沿黑海海岸飞行,甚至逼近俄罗斯占领的克里米亚地区。此类任务旨在监测俄军兵力部署和导弹发射活动,但引发俄罗斯强烈抗议。俄官员指责美国为乌克兰提供打击坐标,俄战斗机曾多次升空拦截或伴飞美军无人机。2023年3月,一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在黑海上空与俄军苏-27战机发生碰撞后坠毁,导致美国一度缩减黑海侦察频次并调整飞行路线,远离俄领空。
![]()
战术调整与北约协同
此次复飞的FORTE 10任务遵循北约标准,始终在国际水域上空活动,重点监视黑海沿岸关键区域和航道。这一行动与北约近期强化黑海态势感知的努力相呼应——罗马尼亚已部署LANZA LTR-25防空雷达系统,接入北约一体化指挥网络,可覆盖黑海西北部数百公里空域。此外,北约“坚定飞镖-2025”演习于今年初在罗马尼亚等地举行,首次投入新型快速反应部队,凸显对黑海安全的重视。
![]()
俄军反制与战场影响
面对西方压力,俄罗斯已在克里米亚部署S-500防空导弹系统,其射程达600公里,可拦截高超音速目标和低轨道卫星,对北约侦察构成直接挑战。与此同时,乌克兰在扎波罗热等地的反攻行动迫使俄军加强黑海沿岸防御,频繁从克里米亚发射“口径”巡航导弹袭击乌境内目标。美国无人机的复飞旨在为乌军提供实时情报支持,同时评估俄军防御漏洞。
战略意义与风险平衡
对美国而言,恢复“全球鹰”巡逻是对地区盟友的政治支持,也是对俄罗斯的威慑。此类任务通过无人机规避了有人机的伤亡风险,同时与P-8A“海神”反潜机、E-3预警机等形成多层次监控网络。然而,俄军电子战能力的提升(如干扰GPS信号和数据链路)仍可能影响无人机效能。当前,黑海局势因航运中断和军事对峙持续升级,美军此举无疑加剧了区域紧张,但也为北约协调应对提供了关键信息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