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42岁的女性患者,三年前做甲状腺彩超检查的时候发现了甲状腺结节,当时医生在报告单下方写了四个字,定期复查,但是患者却没有重视,整整三年的时间都没有再去检查甲状腺彩超,殊不知三年后,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去医院检查的时候,这才发现是甲状腺癌所致。
无独有偶,另外一名55岁的男性患者,五年前体检的时候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医生在报告单下方同样写了四个字,定期复查,但患者同样熟视无睹,整整五年的时间都没有再去医院复查过胃镜,直到出现上腹痛、消瘦等不适,去医院检查胃镜,发现已经是胃癌了。
医生提醒,不要小看定期复查这四个字,它既是最温柔的警告,也是最危险的忽视。
说到定期复查这四个字,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明明已经花了很多钱,做了很高端的检查,难道都不能明确诊断吗?为什么还要定期复查呢?
医疗从来不是完美的,虽然现在有很多高端的检查,包括彩超、CT、PET-CT、核磁共振、胃镜、肠镜、胶囊内镜等等,这些高端的检查,让那些原本属于禁区的部位展现了出来,从而能更及时地发现病变,诊断病变,干预病变。
不过,这些高端检查并不是完美的,它们依然有它们的局限,很多人可能做了这样那样的高端检查,可还是不能最终明确疾病。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做肺部CT的时候发现了肺部结节,医生无法判断结节的性质,由于结节还比较小,无法穿刺活检,甚至无法进行手术干预,这个时候,定期复查就很重要。
对于良性的肺结节,很长时间都不会有任何变化,但是恶性肺结节,却会不断增大,这个时候,只要定期复查才能及时监测到结节的变化。
![]()
医生说,通常遇到下面几种情况,医生会建议定期复查,密切随访。
第一种情况,诊断很清楚,属于癌前病变,但是现阶段不需要手术干预,需要定期复查,以及时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
像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巴雷特食管等,都属于癌前病变,但是这些病变发现后,并不需要马上手术干预,手术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手术会带来一定的损伤,而且损伤不可逆。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是整个胃发生了萎缩,不可能说为了预防胃癌,就把整个胃都切掉,切掉整个胃,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差的。
但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又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定期复查就很重要。
第二种情况,诊断不清楚,但是又不能完全排除是不好的病变,像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体检的时候发现了,但是又不能完全排除它们到底有没有恶变,其他的手段也无法明确它们的病理学性质,这个时候,定期复查同样很重要,因为良性疾病,在观察的过程中,往往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恶性疾病,在观察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形态学的变化。
第三种情况,已经确诊了癌症,也治疗了,但是癌症存在复发的风险,这个时候怎么办?定期复查同样很重要,一般而言,癌症治疗以后五年的时间都至关重要,所以五年内都要定期复查,密切随访。
所谓的定期复查,绝对不是好几年才复查一次,定期复查,一般是间隔6个月的密切随访,有些比较稳定,医生会建议1年复查一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