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的深山林边,有一种看似普通的小草,名字奇怪得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它叫 “十万错”。
- 别被这名字骗了,它可不是杂草,而是一种既能续骨止痛,又能解蛇毒的珍贵药草。
![]()
一、名字奇葩,却有传奇来历
“十万错”,光听名字就让人好奇。它属于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外表和普通山草无异,但在民间,它却有“跌打草”“偷盗草”等别称
据民间传说:宋朝时,南方有个山村里,常有穷人进城偷东西被官府杖打。但奇怪的是——这些人被打得皮开肉绽,没几天就活蹦乱跳了。
官府觉得蹊跷,严刑逼问。原来,他们在深山住处发现了一种野草,将其捣碎敷在伤口上,几天就能止痛、愈合、消肿。
因为这草“让犯错之人恢复太快”,被人戏称为 “十万错”——“错得十万次,也打不坏的草”。
二、药力强大:能续骨、止痛、解蛇毒
《中药志》《广西民间草药汇编》中均有记载:
“十万错,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之功。”
民间常用法:
- 捣烂外敷:治疗跌打损伤、骨折扭伤;
- 泡酒服用: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 鲜草研汁:涂抹蛇虫咬伤,可解毒消肿。
在广西、云南、贵州一带,老农们进山打柴时常会带上一把十万错,俗话说:
“身边有十万错,百毒不近身。”
三、还能当野菜吃,味道清香带药气
除了药用价值外,十万错的嫩叶还能当野菜食用。
在云南、桂西地区,春天人们会采它的嫩尖煮汤、煮粥,汤色微绿、入口清香,有一股淡淡的草药气。
当地人常说:
“春天喝碗十万错汤,夏天少生病。”
现代研究发现,十万错中含有黄酮类、皂苷类活性成分,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骨组织修复力。难怪被民间视作“跌打损伤的天然良药”。
四、我国特有植物,野生资源日渐稀少
“十万错”是中国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广东等地。
它喜阴湿环境,多生长在山脚、林缘、溪边等潮湿地带。
但由于药用价值高、采挖量大,如今野生数量急剧减少。在一些地方,农民甚至得走进深山,才能找到几株。
专家提醒:
“十万错虽好,但切勿滥采。建议人工种植或在药材市场正规购买。”
五、结语:别让“蛇药草”变成传说
“十万错”,这个名字里藏着民间的智慧与历史的温度。
它曾是穷苦人跌打伤的救命草,也是山民防蛇咬的随身草。
如今,它提醒我们——山野之中,没有一株草是“无用的”。
朋友,你见过“十万错”吗?是否在老家听过它的传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这株名字奇怪、功效神奇的草。
参考资料
- 《广西民间草药汇编》,广西科技出版社
- 《中国植物志·爵床科卷》,科学出版社
- 《云南民族药志》,云南科技出版社
-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出版社
———⚖️———
⚖️ 特别声明
本文为植物与健康养生科普内容,旨在传播自然知识与乡土文化,不构成医疗建议。如需药用,请遵医嘱或咨询专业人士。
互动区
你见过“十万错”吗?
你知道它曾是古代的“蛇药”吗?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让更多人认识这株山野奇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