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河口湖大石公园、京都爱宕神社等知名景点常年人流如织,新干线车厢内偶尔传来异国游客的喧闹声,这些画面已成为当下日本热门旅游地的日常写照。
即将赴日旅行的人们或将迎来一次财务压力测试:日本政府正筹备近半个世纪以来最激进的签证费用上调方案,同时离境税也计划同步提升。两项措施预计每年为国家财政注入接近两千亿元人民币的额外收入。
一面是“过度旅游”引发的居民情绪反弹,另一面则是政策调整带来的可观收益,依赖日本市场的旅行社如何应对这一变局,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
此次签证与离境税改革早有预兆。2024年4月1日起,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实施首轮调价,短期单次签证由原来的145元升至285元,涨幅高达97%。
两次入境签证价格翻倍至570元,过境签及在留资格变更等手续费用同步上浮,永住许可费更是自1981年后首次调整。这仅是第一阶段,日本政府已明确将于2026年启动第二轮涨价,目标对标欧美标准,部分签证类型涨幅或达9倍之多。
横向比较可见,日本此前长期处于国际签证定价洼地。目前单次入境收费约142元,显著低于美国(约1320元)、英国(约1270元)以及申根区国家(约756元)水平。
![]()
现行离境税自2019年起执行,维持在1000日元(约6.63美元),仅为韩国同类税费(约50元)的三分之一,远不及澳大利亚(约285元)的标准。
政策变动的背后,是日本旅游业面临的“幸福烦恼”。日元汇率持续走低,使该国成为极具吸引力的高性价比旅行目的地。2024年外国访客数量恢复至2019年的120%,其中中国游客占比超过三成。
然而游客数量激增带来了“过度旅游”的现实挑战:京都清水寺周边石板路因踩踏频繁出现破损,当地居民通勤时间平均延长20分钟;北海道美瑛町薰衣草田因游客擅自闯入踩踏,次年开花覆盖率下降15%;东京羽田机场2024年暑期单日客流峰值突破12万人次,远超设计承载能力。
![]()
更令社会难以接受的是不文明行为频发。社交平台上的“旅游黑名单”记录了诸多乱象——攀爬神社鸟居、新干线上大声喧哗甚至发生推搡、私自进入农田拍照打卡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冲击了日本传统的公共礼仪文化。有业内人士痛心表示:“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沦为无序的网红打卡背景板。”
财政需求同样是推动政策变革的重要动因。2025年5月,自民党议员团体提出法案草案,建议通过提高旅游相关税费,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强公众教育投入。
据《朝日新闻》报道,2026年签证费与离境税上调后,仅东京一地预计年增收近3000亿日元(约19.9亿美元),全国总税收规模将达到近两千亿人民币级别,资金将重点投向景区修缮、交通扩容及偏远地区旅游资源开发。
![]()
政策制定过程中亦注重执行细节。2024年首轮调价设置了线上申请优惠机制,多数项目在线提交可减免500日元,且在2024年12月31日前递交的申请仍适用旧费率。
针对2026年第二轮调整,日本政府正与G7及OECD成员国展开协商,拟引入“阶梯式收费”模式,依据访问目的区分游客类型,力求减轻对商务出行者和深度文化体验者的负担。
新政对旅行社运营构成直接考验,但业内早已着手布局。日本精神旅行社总裁高山胜分析指出,当前日元低位运行所带来的整体成本优势,足以抵消签证费用上涨的影响,“对于花费两三千美元完成一趟旅程的游客而言,几十美元的附加费用几乎不会产生心理负担”。
![]()
市场反应印证了这一判断:2024年4月首轮签证费上调后,国内某大型旅行社赴日线路订单量短暂下滑3%,但次月即恢复增长势头,高端定制游产品预订比例从15%跃升至22%。
优化产品结构成为应对策略的核心。携程日本事业部围绕2026年政策变化,推出“小众秘境探索”系列行程,避开京阪神等热门城市,转向未被过度开发的目的地,并融入传统染布工艺体验、稻田艺术创作等沉浸式活动。
此类产品的客单价由6000元提升至12000元,但预订量环比增长达40%。“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旅途的质量,而不是纠结于几十元的税费差异。”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本控制能力也成为旅行社竞争力的关键体现。途牛旅游通过与地方观光机构建立合作,批量采购交通与住宿资源,有效降低团队游人均支出,部分线路实现“税费内化”,即便不提价也能保持盈利空间。
与此同时,多家企业加大数字化服务投入,引导客户使用官方小程序完成签证申请流程,既享受日本政府提供的线上申请折扣,又减少了线下代理的人力开销。
差异化营销策略同样至关重要。马蜂窝面向年轻群体推出“主题漫游”产品线,例如“关东二次元巡礼之旅”“关西深夜美食探店行”,精准匹配兴趣点,显著弱化价格敏感度。
![]()
面向中老年客群则主打“一价全包”模式,将签证费、离境税等全部纳入总价之中,避免后续追加支付带来的负面情绪。采取此类策略的旅行社,2024年下半年赴日游复购率较上半年提升了18个百分点。
地方政府与旅游企业的协同也在深化。京都府观光局联合多家中国旅行社发起“文明旅游积分计划”,游客若遵守礼仪规范,可兑换清水寺专业讲解服务或和服租赁折扣,项目实施后当地景区投诉量同比下降32%。
山形市携手日本探险公司打造“北部山岳生态之旅”,实行每日限流并配备专业向导,尽管客单价突破2000美元,依然供不应求。
![]()
日本探险公司山形市项目负责人亚历克斯·利茨强调,手续复杂程度比价格本身更具影响力。“哪怕费用不变,如果重新要求亲自前往使馆递交材料,都会让大量潜在游客望而却步。”
对此,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已明确表态:2026年调价后将继续保留并升级线上申请系统,计划将审批周期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进一步提升便利性。
从长远视角看,这场税费改革可能成为日本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2019年日本接待外国游客3188万人次,但人均消费仅为1.5万日元,低于泰国(1.8万日元)和新加坡(3.2万日元)。
![]()
2024年首轮调价实施后,访日游客人均消费已上升至1.8万日元,选择高端住宿与文化深度体验的旅客比例明显增加。日本观光厅预测显示,若2026年第二轮调价落地,游客总量或将减少5%-8%,但旅游总收入有望增长12%-15%。
公众对新政态度呈现两极分化。东京市民普遍支持通过价格杠杆筛选高质量游客,认为应吸引真正尊重文化的旅行者;而大阪药妆零售从业者则担忧客流萎缩影响营收。在游客群体中,商务人士对费用变动反应平淡,计划毕业旅行的大学生则开始考虑转往东南亚等地。
![]()
这场由税费驱动的变革正在重塑日本旅游生态。对旅行社而言,依靠低价吸引流量的时代已然终结,深耕产品品质、精准对接需求已成为生存发展的核心路径。对日本社会来说,如何在维护本地秩序与保持旅游活力之间取得平衡,是一道必须解答的课题。对旅行者而言,未来的日本之行或许不再能“说走就走”,但却可能收获更有价值的文化沉浸体验。
日本旅游的“性价比红利期”也许正在谢幕,但“品质体验时代”是否能够顺利开启,旅行社的战略转型已给出初步回应。市场的最终裁决终将到来,而真正的旅游魅力,从来不在于低廉的门槛,而在于值得珍视的文化内涵与深度连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