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当选国民党新晋女主席,也让她背后的“贤内助”被外界关注,这个人就是郑丽文的丈夫骆武昌。骆武昌是台南人,全家对国民党这个“外来户”有着天然敌对立场,但为了和郑丽文在一起,他不惜与“深绿”父亲决裂!
![]()
一、从相识到相恋
郑丽文和骆武昌相识于台大校园,当时郑丽文年仅18岁。那一天,郑丽文原本要去听一场演讲,但最后因为主讲人缺席败兴而归。就在这个时候,骆武昌叫住了她,邀请郑丽文去听一场讲述台湾史的课,郑丽文欣然答应。
就是这次交际牵出了横跨23年的缘分,两人初遇时是典型的“两个世界的人”。郑丽文在眷村长大,父亲是云南来的军人,家里听惯了国语与云南乡音,骆武昌祖籍苗栗后龙,成长于世代支持绿营的家庭,从小耳边满是对国民党的批评,日常交流只说闽南语。
![]()
郑丽文小时候与父亲
郑丽文后来回忆,初见时她暗自嘀咕“这人穿得好怪”,骆武昌则被她1.78米的身高惊到,心想这个女生怎么这么高?之后爱情在语言与思想的碰撞中生长,骆武昌用闽南语讲授当时还属禁忌的台湾史,郑丽文听得一头雾水,下课后他便搬来板凳,一字一句为她翻译注释,把自己的笔记标满国语注解。
渐渐地,郑丽文不仅能听懂他口音浓重的讲解,还能流利地用闽南语上台发言,台下的骆武昌总比她先露出笑容。那些年的台湾正经历剧烈变动,他们的恋爱也染上了时代印记。别人约会看电影,他们扛着标语牌上街,别人写情书,他们在夜市摊争论社会议题到天亮,郑丽文第一次参加游行,骆武昌全程用标语牌挡在她身前,生怕她被镜头拍到挨家里责骂。
![]()
但骆武昌的深绿家世早为这段感情埋下伏笔,他的父母是铁杆绿营支持者,家里的茶几永远摆着绿营的相关刊物,饭桌上的话题总绕不开对国民党的批评。得知儿子与“国民党老兵的女儿”相恋,骆父第一次动了怒,多次强调“门不当户不对”,但骆武昌只是坚持,把更多时间花在陪伴郑丽文上,那时没人想到,这份坚持后来会演变成与家庭的观念决裂。
二、因爱与家庭决裂
2002年前后,郑丽文因公开批评民进党当局官员被原阵营处理,随后选择退出。她后来坦言“我和先生看法变了”,而骆武昌的立场转变更令人意外,这位曾担任民进党台北市党部执行长的绿营骨干,决定与妻子并肩转向国民党阵营,这个决定导致骆父的愤怒彻底爆发。
![]()
公开报道虽未记录具体争执细节,但骆武昌的行为变化清晰地展现了这场“决裂”。从小坚持只说闽南语的他,开始以国语为主要交流语言,以往逢年过节必参加的绿营亲属聚会,他渐渐不再露面,转而留在家里帮郑丽文整理资料。
最明显的是家庭聚餐的氛围,原本热闹的餐桌变得沉默,只要触及政治话题,骆武昌便会放下碗筷起身离开。有亲友透露,那段时间骆父常对着儿子早年的绿营工作证叹气,父子俩数月没有完整交谈过,这场立场之争没有斩断亲情,却拉开了观念的距离。骆武昌把更多精力投入支持郑丽文的事业,从帮她将质询稿梳理成政策文本,到默默经营公司提供经济支撑,成了她最可靠的幕后支柱。
![]()
两人这一守就是20多年,直到2011年10月,42岁的郑丽文终于向骆武昌提出结婚,登记那天她穿素白洋装,只邀了连战、侯孝贤等亲友见证,没有豪华仪式,却比任何铺张更动人,郑丽文说:“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同志和家人”。婚后的骆武昌彻底退到幕后,在文化大学任教的同时,继续做妻子的“后勤部长”。
2025 年郑丽文参选国民党主席时募款遇阻,是他悄悄卖掉名下藏品补上缺口,她的每篇演讲、每份政策文件,背后都有他逐字修改的痕迹。有次政见会现场,郑丽文需即兴解读民调,骆武昌默默走到舞台侧方递过手机,屏幕上早已备好最新数据,帮她从容完成七分钟发言。
![]()
时间也慢慢软化了家庭的隔阂,郑丽文当选主席那天,骆武昌的妹妹发来消息:“爸对着电视看了半天,说你眼光还行。”后来的家庭聚餐上,骆父虽然不谈及政治,却会默默给郑丽文夹一块她爱吃的牛干巴,这个细微动作成了无声的和解。
如今五十多岁的两人,还保持着台大时的习惯,一起看新闻,一起讨论议题,只是当年的激昂变成了温情。骆武昌说“她在前线,我在后方”,郑丽文则笑称“我是替他在台前实现理想的人头”。
参考资料:
百科:《骆武昌》
海峡导报:《郑丽文逆袭当选国民党主席背后的三股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