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黄金四分钟”,我校急救培训火热开展!
心肺复苏术丨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应用技能培训
10
22
活动介绍
近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健康意识如春芽般不断觉醒。急救知识的普及与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的覆盖,已然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在这场关乎生命安全的浪潮中,我们学校作为培育未来社会栋梁的关键阵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AED全覆盖工作,为校园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AED进校园,守护生命新防线
目前,学校已在羽毛球馆内和2号学生公寓楼门口成功安装了AED设备。
AED设备位置
![]()
![]()
![]()
这一举措,如同在校园里种下了两颗“生命守护树”,为可能遭遇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的师生提供了关键的救治希望。然而,设备安装仅仅是第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才是重中之重。
急救技能,绝非仅仅是一项普通的技能,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义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家庭的一员,生活中随时可能遭遇突发事件。学会急救技能,不仅能在关键时刻自救,更能帮助他人,让生命在危急关头重焕生机。因此,我们不仅要自己掌握急救技能,更要积极传播急救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急救、学会急救,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专家授课,解锁急救新技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师生的急救能力,今天,学校特别邀请了宋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刘博通医师和中医王旭颖医生,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心肺复苏术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应用技能培训会。
![]()
培训会上,刘博通医生首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论讲解。他从心肺复苏的重要性讲起,强调了复苏的关键时间——心脏骤停后的“黄金四分钟”。在这短短的四分钟内,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和AED除颤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接着,刘医生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第一步是环境评估,确保施救环境安全;第二步是判断,包括意识判断、呼吸判断和动脉搏动判断,准确判断患者的情况是施救的关键;第三步是呼救,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周围人的帮助;第四步是摆放体位,让患者平躺在坚实的平面上;第五步是开放气道,清理患者口腔异物,保持气道通畅;第六步是胸外心脏按压,掌握正确的按压位置、深度和频率;第七步是人工通气,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气。同时,刘医生还讲解了复苏的指征以及AED的使用方法。
实战演练,急救技能大提升
理论讲解结束后,刘博通医生进行了现场教学和演示。
![]()
刘医生一边操作,一边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让师生们对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宿管人员、学生和老师们纷纷踊跃上台,进行实操练习。
![]()
![]()
![]()
![]()
在刘医生的耐心指导下,大家认真操作每一个步骤,从环境评估到心肺复苏,再到AED的使用,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准确规范。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积极投入到这场“生命守护”的实践中。
培训意义
通过这次培训会,师生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更增强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责任感。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都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伸出援手,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让我们携手共进,将急救知识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AED设备成为校园安全的坚实后盾,共同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
知识小课堂
心肺复苏的定义
心肺复苏简称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以挽救其生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电击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人工呼吸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AED的定义
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智能且便携的医疗器械。当有人因室颤、无脉性室速引发心脏骤停时,它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救命神器”的作用,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AED操作智能
![]()
来源丨后勤保卫处
编辑丨冀华英
监制丨宣传中心
后勤服务意码通
您的建议,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若您在校园生活中有任何关于后勤保卫的意见或想法,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告诉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