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海黄浦区国资委控股的老字号金铺,与源自德国的超奢汽车品牌奢侈品业务产生交集,一场估值溢价近10万倍的投资引发市场哗然。2025年10月,老凤祥(600612.SH )宣布通过香港子公司斥资2400万美元(约合1.7亿元人民币),认购迈巴赫奢侈品亚太有限公司(MAP)20%股权。令人震惊的是,这家成立仅8个月、注册资本仅1万港元且尚未开展实际经营的“空壳公司”,竟被给出1.26亿美元的估值,而老凤祥不仅一次性付清全款,还承诺未来3年买断式采购不低于1300万美元的商品。这场看似冒险的投资,究竟是老凤祥突破高端化的“关键一步”,还是国企决策机制下的“非理性豪赌”?
![]()
1.7亿买“未来”:未营业公司凭何估值过亿?
翻开老凤祥与MAP的合作细节,诸多反常之处引发上交所火速问询。MAP于2025年2月在香港注册,经营范围不涉及迈巴赫汽车核心业务,仅涵盖马具、银器、宠物用品等奢侈品品类,截至投资公告发布时,尚未产生任何营收。就是这样一家“零业绩”公司,其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仅1300美元,却被老凤祥方面通过收益法评估出1.26亿美元的估值,增值率高达9692207.69%——相当于用近10万倍的溢价,购买一个尚未启动的业务蓝图。
老凤祥给出的核心依据,是迈巴赫奢侈品业务过往的“亮眼数据”。据其公告披露,迈巴赫奢侈品有限公司(MIOL)近4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5%,业务覆盖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17家零售渠道及十余家精品旗舰店,其中亚太地区6家门店近2年平均单店进货额超200万美元。MAP作为MIOL在亚太地区的授权运营主体,计划2025-2030年通过代理商拓展75家门店,老凤祥认为这一扩张计划将带来持续收益增长。
但这一逻辑在市场看来充满漏洞。“用总部的历史业绩给区域新公司估值,相当于用奔驰的销量给刚成立的奔驰配件店定价。”一位长期跟踪奢侈品行业的分析师向记者直言。数据显示,迈巴赫奢侈品全球营收中,欧洲市场占比超60%,亚太地区仅占15%,且主要依赖日本、新加坡等成熟市场,中国内地门店仅2家,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更关键的是,MAP并非直接拥有迈巴赫商标权,仅能通过股东MIOL获得授权使用,一旦授权终止,这家公司将瞬间失去核心经营基础。
![]()
买断式采购埋雷:1300万美元订单背后的滞销风险
比高估值更令人担忧的,是老凤祥承诺的“买断式采购”条款。根据协议,2025-2027年,老凤祥需向MAP累计采购不低于1300万美元的商品,且采用“买断制”——这意味着无论商品是否售出,老凤祥都需全额支付货款,滞销风险完全由自身承担。
从品类来看,MAP计划销售的马具、银器等产品,与老凤祥传统黄金珠宝业务几乎无协同性。老凤祥2024年年报显示,其黄金饰品收入占比超80%,客群以大众消费者为主,客单价集中在5000-2万元区间;而迈巴赫奢侈品银器单价普遍在10万元以上,马具套装更是高达50万元,目标客群为净资产超千万的高净值人群。“让卖黄金手镯的销售去推百万级别的马术装备,就像让便利店卖奢侈品包,客群和场景完全不匹配。”某奢侈品门店店长表示。
更严峻的是,中国奢侈品市场正面临结构性调整。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速降至8%,其中“入门级奢侈品”(单价1-5万元)增速仅3%,而迈巴赫这类超奢品牌的小众品类,受经济环境影响更大。老凤祥自身也在公告中坦言,文化差异、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产品滞销,若按3年1300万美元采购量计算,一旦滞销率超过30%,将直接影响公司净利润约2000万元,相当于其2024年净利润的1.2%。
![]()
超奢赛道迷思:老凤祥的“高端梦”为何难实现?
老凤祥执着于高端化转型,背后是传统黄金业务增长见顶的焦虑。2024年,公司黄金饰品收入同比仅增长5%,毛利率维持在12%左右,远低于奢侈品行业30%以上的毛利率。但想要通过入股MAP实现突破,无异于“缘木求鱼”。
奢侈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文化与客户粘性,而非简单的“品牌授权”。LVMH、开云等奢侈品集团,均通过数十年的品牌建设和客户运营才形成壁垒,而老凤祥既缺乏超奢品牌运营经验,又没有对应的客户资源。数据显示,老凤祥现有会员中,净资产超千万的客户占比不足0.5%,而迈巴赫奢侈品的核心客群,更倾向于通过私人会所、马术俱乐部等专属渠道消费,与老凤祥的线下金店渠道完全脱节。
老凤祥1.7亿入股MAP的案例,折射出部分国企在转型中的“捷径思维”——试图通过资本运作、品牌合作等方式快速实现突破,而忽视了自身能力建设。对于老凤祥而言,真正的高端化转型,应从产品研发、客户服务、品牌文化等基础层面入手,而非寄希望于“抱大腿”。
从监管层面来看,此次上交所的问询为国企投资敲响警钟: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能依赖“概念炒作”和“人脉合作”,而需建立更严格的投资决策机制、更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更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对于老凤祥来说,若不能正视此次投资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战略,这场1.7亿的“豪赌”,最终可能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也让百年老字号的品牌价值蒙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