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院士专家齐聚西华 为青年科学家送上“成长锦囊”

0
分享至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10月24日,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成都院士联合会和西华大学主办的2025年院士(专家)走进高校系列活动西华大学专场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成功举办。

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获悉,本次活动以“主旨报告+青年创新人才路演”形式召开,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中梁、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龙江等11位院士(专家)到会指导,共同为成都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献智献策。


西华大学党委书记靳敏、校长李秋实、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耘等出席活动,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成都院士联合会秘书处负责人、西华大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领导、青年人才代表等280人参加活动。

西华大学党委书记靳敏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向莅临本次活动的院士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院士联合会等单位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致以诚挚谢意。她指出,西华大学正处在全力推动办学实力与核心指标实现能级跃升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院士专家以深厚的学养与前瞻的视野提供高位引领。她强调,学校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与各位院士专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合作机制,共同携手,推动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迈向新高度、实现新跨越。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耘在致辞中充分肯定西华大学在科研与育人方面的成果,鼓励青年人才把握时代机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将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完善服务机制,支持青年人才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勇挑重担,期待他们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展现担当、贡献才智。”张耘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龙江在科技奖励申报专题培训中,系统阐释了高水平科研需秉持长期主义,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他特别强调,要高质量凝练创新点,力求在极短时间内清晰、充分地展现报奖人的科研水平。



中国工程院邓龙江院士科技奖励申报专题培训。(主办方供图)

四川大学教授许正宏以《窖泥菌群:从生态规律揭示到酿造应用》为题,阐释其课题组十余年持续深耕发酵微生物体系的典型案例,系统展示了从理论研究到技术应用的完整路径,为青年教师如何聚焦方向、持续深耕提供了方法论启示。四川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高德友从成果转化角度,探讨了高校科研如何有效服务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院士专家深入而实用的分享,有效激发了广大青年教师、青年学者科技创新的信心与决心。

在青年创新人才路演中,多位青年教师围绕慢波基片集成波导器件、聚变堆材料、低空动力技术等前沿课题进行汇报,院士专家、高校院长、金融专家、中试专家从技术原创性、学科支撑性、商业可行性、工程成熟度等维度展开深度点评,为青年人才优化科研路径、推动项目落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

“本次青年创新人才的项目路演,生动展现了科研创新的活力与潜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中梁寄语青年人才要开拓思路,着力推动材料学等基础学科与前沿领域的交叉融合,并积极拥抱资本,加速成果转化,将科技潜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前,院士(专家)一行参观了西华大学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了解西华大学立足优势特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

“此次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让大家近距离感受院士专家严谨求实的学术风范,并获得专家们在科研方向与成果转化方面的精准指导。”西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区域产业升级贡献西华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封面新闻 incentive-icons
封面新闻
第一眼,看封面。了解权威信息,看真实新闻故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04)。
328485文章数 8873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