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NBA刚拉开战幕,休斯顿火箭的双塔实验就亮起红灯。首战历经双加时惜败雷霆,次战又不敌弱旅活塞,曾经傲视群雄的双塔阵容净效率值从上赛季的+29.9暴跌至负数。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套被主帅乌度卡寄予厚望的阵容,正在从火箭的取胜之钥变成战术短板。当整个联盟都在研究如何破解火箭的双塔时,乌度卡那句“所有人都模仿我们但却学不像”的豪言,如今听来格外刺耳。
上赛季,当申京和亚当斯同时坐镇内线时,火箭双塔的净效率值高达+29.9,在全联盟所有双人组合中排名前列。这套阵容让火箭在内线得分、篮板保护和禁区防守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乌度卡教练曾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打造了一套独特的体系,其他球队试图模仿,但他们都缺少执行这套体系所需的特定球员。”
然而新赛季仅仅两场比赛,这套战术就暴露了致命缺陷。
问题的核心在于进攻空间的极度压缩。与雷霆一役,火箭派出了史上第二高的首发阵容,四名球员合计高达411英寸。但这样的高度优势非但没有转化为得分,反而成了进攻端的累赘。
一位联盟匿名球探分析道:“火箭的双塔就像两座矗立在禁区的山峰,挡住了自己队友的突破路线。”
![]()
火箭双塔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挡拆发起能力的断崖式下滑。
上赛季,范弗利特的存在为火箭提供了稳定的进攻发起和组织。他精准的传球和决策能力,让双塔能够在舒适的位置接球得分。如今范弗利特因伤缺阵,这一重担落在了年轻球员肩上。
![]()
阿门·汤普森被推上一号位,但他的组织能力显然难以胜任。更致命的是,他在对阵雷霆时三分线外7投全失,这让对手可以毫无顾忌地收缩防线。
数据显示,当火箭使用双塔阵容时,球队的有效投篮命中率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内线得分不升反降。对手只需囤积禁区,就能轻松化解火箭的进攻。
![]()
一位东部球队的助理教练透露:“防守火箭变得很简单——放掉外线,锁死内线。”
除了空间问题,双塔阵容的体能分配同样令人担忧。
与雷霆的双加时鏖战中,这一问题暴露无遗。艾顿出战超过40分钟后,移动能力明显下降,进攻端只能站在原地等待,防守轮转更是力不从心。
亚当斯在揭幕战中出场37分钟,却只得到4分。关键的第三节,当他在场上停留超过7分钟时,火箭的防守效率值骤降至120.3,几乎放任对手为所欲为。
“你能够明显感觉到,当比赛进入后半段,我们的内线球员已经跟不上节奏。”乌度卡在赛后承认,“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现代NBA的攻防节奏对高大球员提出了严峻考验。数据显示,上赛季出场时间超过30分钟的双塔组合,在第四节的平均正负值均为负数。
![]()
双塔阵容在防守端的漏洞同样不容忽视。
在面对雷霆和活塞这类拥有灵活外线的球队时,火箭双塔移动缓慢的弱点被无限放大。对手通过频繁的挡拆和换防,专门针对申京和亚当斯这两点进行打击。
![]()
当对手发动挡拆时,火箭内线球员的换防效率仅排在联盟倒数第3。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双塔在防守端的挣扎。
更糟糕的是,当对手摆出小个阵容时,火箭的双塔既无法及时扑到外线干扰投篮,又无法在换防后限制小个球员的突破。
雷霆主帅戴格诺特道破了天机:“我们的策略就是利用速度优势,让火箭的大个子们不断移动,直到他们精疲力尽。”
![]()
面对困境,火箭教练组必须拿出应对之策。
将双塔作为战术选择而非常规武器或许是明智之举。根据对手特点灵活调配阵容,才能在漫长赛季中保持竞争力。
优化球员轮换和时间分配同样关键。减少主力内线的上场时间,增加替补深度,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体能危机。
![]()
但最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提升外线投射能力。只有当火箭拥有可靠的外线威胁时,双塔才能获得足够的进攻空间。
范弗利特的回归将缓解进攻发起的问题,但火箭需要做的远不止等待伤员复出。助理教练卢卡斯指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套战术体系,找到让每个球员都感到舒适的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