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准备好访华,但在临行前他向中国提了些要求,竟挑衅中国,说好的行程也被迫推迟,德国方面抱怨中方太不给面子。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24日,德国外长瓦德普尔表示,他首次访问中国的行程已经推迟,原定于10月26日的见面将不会进行。这趟行程很可能已经取消,德外长的首次访问就吃了“闭门羹”,说中方不给面子,但说到底还是他说错了话。
![]()
在即将访问前夕,瓦德普尔称,这次访问中国的主要目标是想和中国谈稀土出口的问题,还有半导体与俄乌冲突。德国作为欧洲的制造业大国之一,车企也是它重要的支柱产业。
法国车企现在就面临着稀土短缺的难题,很可能在未来两个月内逐渐停产。而德国的影响还不止局限于稀土。荷兰抢夺中国企业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对德国有直接冲击。
安世在德国有前端晶圆产能,产品用在汽车电子的海量部件里。其在汉堡的晶圆厂是欧洲重要离散器件产能来源,大量用于汽车控制单元,每辆车可能要用到上百个相关器件。
![]()
安世中国恢复了供货,但这些分散在欧洲的安世公司可就得不到中国的供货了。而德国车企流水线生产,在此之前也没有足够的库存支持,这些关键半导体零部件如果不能及时供应,将直接导致减产和停产。
安世对德国的供应相当重要,除了车企外,对其部分工业也很重要。同时,德国与中国的贸易量不小,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车企许多利润都来自中国,所以想先和中国谈谈,试图单独与中国缓和贸易关系。
另外,德国外长本身对中国的态度就比较强硬,经常说中国在支持俄罗斯打乌克兰。因此,他准备在与中方见面时,试图要求中国去推进俄乌谈判,“要中国采取实质性影响力”。
![]()
瓦德普尔还对中国在印太地区的行为指指点点,公开“批评中国的态度强硬”,特别是在台海与南海,妄言“反对武力收台”,要维持现状等。这就是直接对中方的挑衅了,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国家的人不应干涉。
德外长这种态度,让中方对他的访问就不是很感冒。德外长这次想来和中国谈的事情太多,而他的立场又非常鲜明。尽管他称想与中方交流,但在俄乌冲突和“去风险化”这些事上,德国明显还是西方世界那一套。
中方对世界各国的立场是一贯的,欢迎各国与中方交流磋商,但是各国如果想谈,就必须拿出谈判的诚意,而不是来对中国指手画脚。各国之间有摩擦和矛盾很正常,但不该单方面指责。双方应该保持友善的态度进行交流,以解决双方的根本矛盾。
![]()
近期欧盟对中国的立场正逐渐趋向强硬,一边说要和中国谈话,希望能得到中国的稀土出口许可,另一边又在其他领域威胁对华采取措施,马克龙就威胁要动用反胁迫工具。
欧盟和其中部分成员国显然是想威胁中方,逼迫中方让步,但这不仅没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中方自然不愿意与德国外长见面。
不过这次见面被推迟或取消,双方并未有过多的表示。这更多的是一次外交沟通的摩擦,并且依旧在可控的范围内。德国也知道现在事情不能闹大,默茨政府表达了遗憾,中方也表示愿意继续交流。随着中美的关系变化,预计中国与欧洲国家会有更多接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