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王丹
![]()
10月24日,洛阳市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通过一组组硬核数据,全面呈现“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用民生温度勾勒城市幸福底色。
救助提标扩面:5次上调标准,超6亿资金兜牢19万群众底线
“十四五”期间,洛阳持续织密社会救助网络,先后5次提高最低生活保障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当前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达每人每月823元、516元,城市特困、农村特困供养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070元、671元,较“十三五”末实现37%以上增长。
2025年以来,救助政策精准落地: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6.64万人,发放救助资金4.46亿元;保障城乡特困供养人员2.72万人,发放资金1.96亿元,基本生活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临时救助打破户籍地限制,今年已快速响应4547人次,发放资金577.98万元,人均救助1271元,配合“一次申请、一次授权、一次认定”便民服务,让困难群众及时感受到政策温暖。
养老体系升级:服务147万老人,建成超2000个养老服务载体
面对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人147.1万人、老龄化率20.8%的现状,洛阳以国家级试点为牵引,构建“五级四类”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街道社区小区级养老服务设施888个、家庭养老床位9321张、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84个、村级助老服务站点1101个,各类养老服务载体总量超2000个,实现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
普惠养老供给持续加码。争取12个城企联动项目,提供1400张普惠养老床位;建成581个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累计服务181万余人次。“河洛乐养居”品牌吸引近200家市场主体参与运营,评定星级养老机构51家、A级社区服务机构501家;医养结合机构达38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100%,超3万人次养老护理员完成培训,415家服务机构安装智慧安防系统,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殡葬改革惠民:6项减免覆盖全域,130余人实现生态安葬
聚焦群众“身后事”,洛阳坚持殡葬公益属性,推动改革走深走实。设施建设上,完成市县乡三级公益性公墓全覆盖,洛阳殡仪馆扩建、市级公益性公墓等重点项目投用,市级公益性公墓双墓穴使用费核定为4800元,为全省已运营城市公益性公墓最低定价。
惠民政策不断升级:殡葬减免项目从4项增至6项,覆盖本地全部常住人口,今年全市殡葬服务机构取消收费项目31项次、降低收费21项次。绿色殡葬成效显著,连续3年举办生态公益树葬活动,累计130余名逝者实现生态安葬,出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为城市区符合条件的丧属发放1000元/具补助,推动节地生态葬从“可选项”变为“优选项”。
洛阳市民政局表示,“十四五”期间的民生数据,是为民服务的生动注脚。下一步,将锚定“十五五”目标,持续深化民政领域改革,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可持续、保障更有力。
编审:沈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