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果断反制后,荷兰口风果然软了下来,想要一个机会、跟中方当面谈谈。
![]()
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
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近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正寻求跟中方尽快会面,以讨论解决安世半导体僵局。
而就在不久前,荷兰政府还以 “威胁经济安全” 为由,冻结了中企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资产与知识产权,甚至推动罢免中方委派的CEO。
短短数周,荷兰为何从 “强硬干预” 转向 “主动求和”?
荷兰最初的强硬,本质是对自身产业链话语权的误判,以及对美国压力的盲目迎合。
今年9月份,美国刚发布半导体出口管制 “穿透性规则”,荷兰就火速出手,不仅冻结安世资产,还要求未来一年安世的任何 “决定性行动” 都需荷兰政府许可。
![]()
半导体技术
面对质疑,荷兰始终在狡辩。
卡雷曼斯多次宣称 “行动未受美国施压”“完全自主决策”,理由是 “防止中方转移知识产权”,却拿不出任何调查证据或具体事实支撑。
这种 “先定罪后找证据” 的操作,早有先例——此前荷兰就曾应美国要求,吊销阿斯麦部分光刻机对华出口许可证,当时同样以 “国家安全” 为由回避核心诉求;
去年6月,荷兰海军舰载直升机还在上海以东空域挑衅,事后却谎称 “执行联合国任务”,试图混淆是非。
显然,荷兰此次对安世的干预,不过是其长期配合美国遏华策略的又一延续。
![]()
荷兰半导体龙头企业阿斯麦
荷兰的底气,本以为来自对 “企业股权” 的掌控,却忽略了产业链的核心在 “产能”,这恰恰成了中方反制的突破口。
公开信息显示,安世半导体虽总部在荷兰,但其2024年147亿元营收中,70%来自中国工厂;
德国汉堡工厂生产的半成品晶圆,必须运到中国进行封装测试才能成为合格芯片,荷兰总部本身并无核心生产能力。
针对这一软肋,中方的反制精准且克制: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禁止安世在华企业出口特定成品部件,直接切断荷兰 “空壳总部” 与全球市场的联系;
10月9日,中方进一步将半导体制造必需的重稀土纳入严格配额管理,而全球85%以上的重稀土依赖中国出口,这对荷兰半导体产业堪称 “釜底抽薪”。
![]()
稀土原料
反制效果很快显现,不仅欧洲汽车制造商密集发出警告,荷兰内部也出现了分裂,一部分声音“希望中荷尽快和解”,而且欧盟也不打算在这事儿上替荷兰“出头”。
直到这时,荷兰才意识到,所谓的 “强硬” 不过是自断后路,求和成了唯一选择。
当然,即便主动提出会面,荷兰仍不愿放下 “狡辩” 的姿态。
卡雷曼斯在透露会面消息时,依然强调 “行动是为保护欧洲技术安全”,对中方关切的 “恢复安世正常运营”、“归还股权托管” 等核心问题避而不谈,反而隐晦提及 “希望中方放宽产能限制”。
这种 “既要好处又不认错” 的态度,暴露了荷兰的矛盾心态:既想缓解产业链危机,又不愿承认配合美国遏华的事实,更不想失去在欧盟内部的 “政治颜面”。
![]()
荷兰首相斯霍夫
但荷兰的狡辩,早已被国际舆论看穿。
中方的立场很明确:合作可以,但不能突破 “中国核心利益” 这条底线。
这场博弈的意义,不仅在于维护中企的合法权益,更在于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信号: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试图以 “安全” 为名行 “掠夺” 之实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