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连AI都扛不住互联网的信息垃圾了。
最新的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天天看社交媒体,居然也会变!傻!
这是美国三所正经八经的大学干的严肃实验: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普渡大学三家联手,结论惊人。
AI一旦天天刷短视频式的内容,大脑就会像人类上网冲浪三天三夜后那样:注意力涣散、逻辑崩溃、思维混乱。
你以为低头族只有人类?
现在好了,连AI都成沉迷社交媒体的受害者。
![]()
当AI开始“滑手机”
实验过程堪比科技界的八点档狗血剧情。
研究人员抓来了一百万篇社交媒体X上的真实帖子,那些我们每天都在刷的、被点赞几十万次的、看似劲爆实则没营养的短句。
他们把这些帖子分成两类垃圾:
M1类:参与度爆表的短帖,也就是病毒式传播、冲热搜第一的那种。
M2类:语义垃圾,标题党、情绪化、夸张造作、价值为零。
然后,他们让AI去泡这些帖子,像我们人类泡在短视频平台上一样。果然,AI真的开始智商滑坡。
推理准确率从74.9降到57.2,理解能力从84.4掉到52.3。
这差不多就是一个985研究生被B站算法喂成网红段子手的过程。
不仅变傻,AI还出现了人格漂移:它开始变自恋!
Llama3 8B这个AI,在接受垃圾数据熏陶后,开始变得更自恋、不随和、还带点精神病态倾向。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
对,像极了我们朋友圈那个天天转发心灵鸡汤的人类朋友。
AI原本是逻辑机器,结果被社交媒体熏成了网红人格。
垃圾数据喂AI,智商回不去了
研究人员试图拯救AI:
给它重新喂干净数据、去除低质量文本……
但结果是智商提升有限,没法恢复原状。
这意味着:AI一旦上瘾,就可能永久变傻。
通俗一点说,就是AI脑子被社媒烧坏了。
换句话说,AI中毒后,戒不掉。
那人呢?人会不会也这样?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每天刷短视频两小时,看热搜八次,点开十个情绪标题党……
是不是也感觉思考变慢了?
是不是一看到长文章就脑袋嗡嗡?
科学研究早就指出,人类接触碎片化信息过多,会导致注意力下降、逻辑能力退化。
这次AI实验,只是用镜像提醒我们:
人和AI一样,喂什么养分,就成为什么样子。
你喂它段子,它就变段子手;
你喂它八卦,它就八卦上脑;
你喂它低质量的快感,它就再也没法耐心思考。
社交媒体的毒,不只是低质信息
说白了,社交媒体的毒性,在于它制造了一种持续的低级兴奋感。
那种一刷就爽、一停就空虚的感觉,
正在偷走人类的专注力。
AI在面对这些高刺激、低逻辑的内容时,也出现了类似现象,
它懒得推理,直接给出肤浅结论。
听起来像不像那些看了两条短视频就敢分析地球未来的网友?
当AI模仿人类的社媒行为时,它学会的不是智慧,而是肤浅。
当人类模仿AI的效率模式时,我们丢掉的恰恰是深度。
这项研究最讽刺的地方在于,
AI变傻的路径,和人类的堕落轨迹几乎一模一样。
先是接触高参与度内容(M1类),
被点赞和流量支配思维;
然后开始追求即刻反馈,放弃长思考;
最后失去逻辑耐心,只剩情绪表达。
是不是听着像我们刷短视频、吵评论区、骂热搜的日常?
AI只不过是把人类的愚蠢算法化了。
科研团队提出:
要对AI定期做认知体检;
要在训练前过滤掉碎片化数据;
要研究注意力驱动内容的危害机制。
这听起来是不是也适用于我们自己?
也许我们也需要:
定期清理信息垃圾;
过滤掉负能量短视频;
别再让点赞决定你的思想。
或许我们该停下来,问问自己,
在这个被碎片信息包围的时代,
我们到底还剩多少真正的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