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对中国封锁核心技术,法媒形象比喻:如同中企的兴奋剂

0
分享至

美国对中国技术的封锁是中国企业的兴奋剂,法国媒体这样评价。



美国搞 “小院高墙” 封锁核心技术时,大概没料到这道禁令反倒成了中国科研的 “加速剂”。

就说被卡得最厉害的半导体领域,2025 年湾芯展上有个场景特别有说服力:北京大学团队做的模拟矩阵计算芯片,一下就把全球业界卡了多年的计算精度难题给解决了。



在 24 位定点精度的标准下,处理 128×128 规模的矩阵方程,速度比现在最顶尖的 GPU 还快 1000 倍 —— 以前传统设备要算一整天的活儿,它一分钟就能搞定,能效比还提了 100 倍。

还有清华大学的 “玉衡” 芯片,就巴掌那么大一块,光谱分辨率却能达到 12000,比传统设备强上一百倍;拿去做天文观测,每秒能捕捉近万颗恒星的光谱,直接把银河系巡天的周期从几千年压缩到了十年内。



这些可不是实验室里摆着看的花哨成果,产业端已经跟上了节奏。深圳新凯来做的 EDA 设计软件,把国产高端 EDA 的空白给填上了;华润微电子的功率模块,拿出来就能和国际上的同类产品比高下;

汇川技术更厉害,现在它家核心产品的国产化率已经冲到 97%,眼下就盯着剩下那 3% 的硬骨头往下啃。

再看能源装备领域,西方封锁了三十年的加氢反应器技术,中国一重直接造出 3000 吨级的 “钢铁巨无霸”—— 没走欧美那种分段焊接的老路子,而是用万吨水压机把 500 吨重的特种钢一次性锻造成型。



这一改,重油提炼效率从 45% 一下飙到 85%,以前一桶劣质油最多能炼出半桶好油,现在能出到 0.85 桶,单是每年进口原油这一项,就能省下上千亿外汇。

欧美企业当年还放话 “中国就算再等 20 年也造不出来”,可结果呢?咱们不仅造出来了,性能还比他们的产品强出 60%。

美国原本想靠单点封锁把中国的技术路给堵死,没成想反倒逼得咱们搞出了全产业链的联动突破。半导体这行最讲究上下游配合,早时候,EDA 工具市场里 80% 的份额都被 Synopsys、Cadence 这些国外企业攥着,高端设备也买不着,咱们只能被动受气。



可禁售令一出来,国产替代的脚步一下就加快了 —— 华大九天、概伦电子这些企业,硬生生把国产 EDA 的市场份额从几乎为 0 做到了 10% 到 15%,而且在 28 纳米、14 纳米这些成熟制程领域,已经能做到全流程替代了。

上游材料也跟上了节奏。浙江科华的 KrF 光刻胶产线,涂布速度能到每分钟 3.5 米,国产化率也从 2018 年的 5% 涨到了 2023 年的 28%;



黄河水电做的半导体级硅料,纯度达到了 11 个 9,把德国瓦克的垄断给打破了;沪硅产业的 12 英寸硅片,良率超过 95%,深南电路做的封装基板,还拿到了英伟达的认证。

设备端更不含糊,中微公司的刻蚀机能搞定 5 纳米工艺,拓荆科技的沉积设备能长出 0.1 纳米厚度的薄膜,精测电子的检测机更厉害,就算是 5 纳米尺度下的单原子缺陷都能揪出来。



现在从硅料到光刻胶,再从刻蚀机到 EDA 软件,国产产业链已经能一环扣一环,再也不怕被人掐脖子了。

这种协同效应在终端应用上更明显。地平线研发的芯片,已经装到了智能座舱里;龙芯芯片则在驱动着西藏的射电望远镜运转;黑芝麻智能做的自动驾驶芯片,算力能达到 256TOPS,功耗还比国外同类产品低 18%。



以前国外企业动不动就卡我们的芯片供应,现在咱们自己的车规级芯片,都进了特斯拉、比亚迪的供应链;做出来的图像传感器,性能比索尼的还强,都用在小米的旗舰手机上了。这就跟下棋似的,对方堵死了一条路,咱们直接拿出了一整盘棋的思路。

最关键的是,美国的封锁不光没打垮中国的创新,反倒催生出了 “政策 + 科研 + 市场” 的立体生态。

政策端是真下了功夫,教育部和工信部一起,在 20 所高校里设立了芯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清华、北大还和中芯国际、华为合作,建了 12 个联合实验室;京津冀那边搭的人才平台,专门帮企业对接需要的高端人才。



企业也舍得砸钱,就说北方华创,通过海外工作站和校内基地,一年能引进 300 多名高端人才,比上一年多了 45%。

科研和市场的联动也越来越高效。北大那款计算芯片,刚在《自然・电子学》上发表成果,就马上开始推进产业化;中科院和华为一起研发的 EUV 样机,已经在东莞开始测试了,还靠新技术绕开了国际上的技术壁垒,计划 2026 年实现量产;



上海微电子升级后的 DUV 光刻机,能覆盖 7 纳米制程,刚好能支撑成熟产能的扩张。

而市场反过来又能滋养创新 —— 中芯国际 14 纳米制程的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 90% 以上,光是上半年营收就有 328 亿元,这些利润又能投回研发,接着去攻更高端的技术难关。



现在这套生态已经开始出成果了: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从 2022 年到 2025 年翻了一倍,达到了 22%;4000 吨级的新一代加氢反应器也在研发中,中国也从以前的技术追随者,慢慢变成了规则制定者。

以前咱们可能还在犹豫要不要自己搞研发,现在有了外力这么一推,反倒下定决心把核心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 这种被压力逼出来的创新爆发力,可比顺其自然发展强多了。

观察者网:法媒感叹:“你封我,我就自己造”,整个中国都在以这样的精神前行



中华网:美国没想到,对华封锁成了中企“兴奋剂”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李摻穷游天下
李摻穷游天下
看遍天下美景,不负此生!
1050文章数 1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