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俄乌冲突,这事儿已经拖了四年多,西方那边从一开始的义愤填膺,到现在越来越像热锅上的蚂蚁。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最近在斯洛文尼亚的北约议会年会上扔出一句重磅话:
要是中国大陆决定用军事手段处理台湾地区问题,北京很可能撺掇俄罗斯对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下手,好分散西方的注意力。吕特这人,本来是荷兰前首相,转行当北约老大没多久,就这么直球输出,难怪大家怀疑西方在俄乌泥潭里是不是真被打蒙了。
毕竟,俄乌战事胶着,西方援助乌克兰的钱粮弹药砸进去那么多,换来的却是俄罗斯前线稳,欧洲能源价格飞天,民众怨声载道。这时候吕特抛出中俄联手的假设,听着像是在给北约找新借口扩军,可细想又透着股子焦虑劲儿。
吕特的话不是凭空来的,得从北约的整体战略说起。2025年10月13日,在卢布尔雅那举行的第71届北约议会年会上,他直言不讳:中国大陆如果对台湾地区动武,会把俄罗斯当“小伙伴”拉下水,让普京那边在欧洲搅局。这逻辑听着简单粗暴,就是怕多线作战分散北约精力。
北约这些年战略文件里,早把中国大陆定位成“系统性挑战”,从2022年的马德里峰会开始,就开始拉亚太国家入伙,搞什么印太伙伴框架。吕特上任后,更是把这事儿当成头等大事。
可问题是,北约为啥这么上心?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前线投入了上百个营级单位,装备损耗率高达28%,补给线拉得老长,哪还有多余力气去欧洲边境撒野?北约情报显示,俄罗斯现役力量62%都卡在乌克兰,剩下的勉强够守家。
吕特这假设,更多是基于情报预警,比如德国联邦情报局局长布鲁诺·卡尔警告欧洲正处“冷和平”状态,随时可能擦枪走火。
北约内部也有人唱反调,法国外交官匿名说,把台海和欧洲硬绑一起没战略逻辑,当前该先管好俄乌带来的能源危机和难民问题。可吕特不听这套,他推的欧洲集体防御计划,目标是2026年前让成员国国防开支占GDP超2%,这不就是在为扩军找正当理由吗?
说白了,俄乌战让北约尝到甜头——联盟凝聚力起来了,军费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加码中国大陆,就是想把威胁叙事拉长线,稳住内部团结。
吕特把中俄关系说成主仆模式,俄罗斯是“小弟”,中国大陆是大哥,这话听着多扎眼。中国大陆外交部和国防部回应得挺快,10月16日发言人重申,中俄是平等战略协作伙伴,不针对第三方,合作根基稳如磐石。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9月25日也怼回去,说北约东扩才是欧洲安全问题的根儿,俄罗斯行动纯属自卫,不听别人指挥。事实摆这儿,中俄建交73年,关系确实铁,但不是吕特想的那种“命令式”。2025年以来,中俄联合军演好几场,但规模有限,更多是象征性。
俄罗斯卖油给中国大陆,828万吨原油订单帮它扛过西方制裁,可这买卖是互利,中国大陆买得起,俄罗斯卖得出。吕特假设中国大陆攻台时拉俄罗斯下水,忽略了俄罗斯的实际困境。
俄乌战打到第四年,俄罗斯经济靠军工撑着,GDP增长主要来自国防订单,可通胀高企,劳动力短缺。北约数据,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战术营集群110个,占现役62%,武器库存见底,补充得靠伊朗和朝鲜补窟窿。
![]()
要是真去欧洲边境搞事儿,补给线得从莫斯科拉到波罗的海,北约F-35一波就能封喉。专家分析,俄罗斯更可能搞机会主义,比如9月19日三架米格-31闯爱沙尼亚领空12分钟,纯属试探北约反应。吕特说北约克制不击落是“强大象征”,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买账,直批太软。
话说回来,中俄合作不等于军事同盟。中国大陆国防预算占GDP比重长期低于世界平均,军力发展是为维护主权,不是全球扩张。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言人在10月14日也点明,把两国关系简化成主仆,是对主权平等的漠视。
北约文件里,中国大陆是“挑战”,可现实中,中国大陆已向乌克兰提供1200吨人道援助,推动谈判。吕特这套说辞,忽略了这些事实,透着股子冷战思维的味儿。
西方媒体分两派:《纽约时报》说这是北约维系团结的招,《金融时报》担心激化矛盾,导致全球安全碎片化。欧洲晴雨表民调显示,10月份只有38%民众支持加码对乌军援,比去年跌22点,57%想靠外交。可见,吕特的话听着吓人,落地却没那么实。
![]()
俄乌冲突把欧洲经济搅得一锅粥,欧盟统计局数据,上半年能源进口成本涨47%,德国工业电价同比增32%,好几家制造企业直接迁北美。北约对乌援助耗掉成员国30%常规武器库存,补齐得五年。吕特这时候谈中国大陆和俄罗斯联手,难怪被讽“把西方人都打傻了”。
北约亚太野心不小,吕特在年会上还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对中国大陆军力“深感担忧”,想拉他们合作。可现实骨感,日本首相石破茂、韩国总统李在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全都取消出席峰会,态度明摆着不想深陷北约泥巴。
北约情报界预警不断,一位匿名指挥官预测2027年是“全球危机大年”,美西方得两年内备战中俄。德国情报局也说欧洲随时可能“激烈对抗”。可这些话听着像纸上谈兵,俄罗斯自身难保,前线损耗率28%,军官们忙着清点弹药,哪顾得上欧洲新战线。
![]()
中国大陆立场稳,始终站和平一边,不搞零和游戏。西方决策者现在尴尬,军事援助乌克兰花了大把银子,效果却打折扣。欧洲议会报告指出,库存空虚,重建慢。
吕特推的防御计划,本质是为军工企业开绿灯,成员国得掏更多钱。民众不傻,抗议军费上涨,街头游行不断。
北约内部也裂痕,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说优先可持续援助乌克兰,别管遥远威胁。法国媒体《世界报》援引外交官,说联盟核心是俄乌,不是制造新焦点。吕特团队到10月23日还没回应质疑,北约官网只更新了扩军计划。
西方得想想,怎么从泥潭爬出来,别总盯着新敌人。联合国框架下,多边对话才是出路。中国大陆推动俄乌谈判,援助物资实打实。
![]()
放眼全球,这场风波折射出大国博弈的复杂。吕特假设中俄联动,忽略了各自掣肘。俄罗斯深陷乌克兰,经济依赖中国大陆能源出口,可军事上已捉襟见肘。北约东扩,从1999年波兰等三国加入,到现在芬兰瑞典入伙,俄罗斯视作红线。可吕特反过来指责中俄威胁,逻辑上站不住。
亚太国家分歧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虽忧中国大陆军力,但不愿全绑北约。石破茂他们缺席峰会,就是信号。北约战略文件把中国大陆列为挑战,可中国大陆回应,国防开支合理,合作共赢。俄乌战让西方反思,制裁俄罗斯能源,中国大陆低价买油,帮了忙却被说成操控。
这锅甩得冤。西方舆论分化,《纽约时报》见团结需求,《金融时报》忧碎片化。专家说,吕特言论可能适得其反,激化矛盾。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俄平等伙伴,联合声明反复强调。古特雷斯点明,主权平等不容简化。北约接下来推2%军费目标,成员国议会辩论激烈。
德国法国意大利声音大,优先经济恢复。俄乌前线,俄罗斯营集群卡死,损耗高企。北约得面对现实,军事准备不能忽略外交。吕特上任一年,处理阿富汗遗留、俄乌援助,已显疲态。这番话,或许是想凝聚人心,可效果适得其反。全球安全架构在变,碎片化风险升。
西方需平衡,少点冷战遗毒,多点务实合作。中国大陆人道援助乌克兰,超1200吨物资,推动谈判。未来考验在,西方决策者得从俄乌学乖,别总制造对立。老百姓盼和平,民调数据铁证。吕特这假设,醒醒吧,世界不是零和棋局。
总的看,吕特的话像一面镜子,照出西方在俄乌战中的疲惫和焦虑。北约想借此扩军,可现实中俄各自为政,联动难。欧洲经济承压,民众转向外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