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这首充满爱国主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打败了武装牙齿以美国为首侵略者,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首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英雄儿女的豪迈宣言,唱响祖国大江南北,成为时代最强音。作为鼓舞了几代人的音乐主旋律。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根植东北黑土地佳木斯的沃土,最终诞生唱响在在火热的抗美援明一线。
![]()
佳木斯,这座坐落于祖国东北边陲的城市,如一位沉默而厚重的历史守望者,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历史长河中,它为支援前线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那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又和佳木斯有怎样的渊缘呢?
![]()
2013 年的秋央视军事频道“军旅人生”栏目组,佳木斯籍编导刘银专前去保定某军队干休所采访“志愿军战歌”词作者麻扶摇老人。八十四周岁麻扶摇老人精神矍铄挺拔威武,饱满而乐观讲述了他在东北佳木斯的一段故事。
![]()
麻扶摇老人讲:
“1947年我参加东北民主联军,是在东北四野炮兵第一师当炮兵的,在解放战争时我们四野炮一师、一路打到湖南然后在湖南休整。我是1950年3月份随部队开到佳木斯的集贤,是从湖南衡阳上车运到东北佳木斯的。 1949年底我们四野炮一师,接到命令停止前进,北上生产。那时新中国刚刚建立,那就从战斗队一下子变成生产队了。
![]()
初到佳木斯那个地方还是冰天雪地啊。当年有生产任务,我们师有量化的指标,要为生产多少大豆而奋斗。到佳木斯时马上投入向大自然开荒种战斗,为了新中国建设多打粮食,很多人带病劳动大家都有使不完的干劲”。
![]()
1950 年的春天,对于刚经历过解放战争的战士们来说,佳木斯的黑土地充满了希望。麻扶摇所在的部队响应号召,来到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开展垦荒工作。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广袤的田野上,战士们扛着锄头、握着镰刀,步伐坚定地走向田间地头。他们挥洒着汗水,翻耕着土地,种下一颗颗种子,也种下了对和平生活的美好憧憬。麻扶摇,这位年轻的炮兵 1 师第 26 团 5 连指导员,穿梭在战士们中间,鼓励大家为建设新家园努力奋斗。休息时,他和战士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未来的规划,笑声在田野间飘荡。佳木斯的春天,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仿佛在诉说着和平的故事。
![]()
然而,平静的垦荒生活被朝鲜半岛传来的枪炮声打破。1950 年夏秋之际,朝鲜战争爆发,战火迅速蔓延到鸭绿江边。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让祖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刚刚还沉浸在垦荒喜悦中的战士们,瞬间被紧张的气氛笼罩。部队紧急下达命令停止垦荒,移师丹东中朝边境,进入战斗准备状态。战友们是流着眼泪离开了他们佳木斯的驻地。望着他们亲手种下的庄稼,他们亲手养的鸡鸭,还有他们开垦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扶老携幼前来送行的老乡们,战友们都哭了。佳木斯就是他们的家啊。一步三回头地离开这块他们付出汗水希望的土地。麻扶摇清醒地意识到,和平的生活暂时告一段落,他们已经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他召集连队战士,传达上级指示,战士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绝,没有丝毫的畏惧。战士们开始擦拭武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团里和师里先后召开思想动员大会,麻扶摇被安排代表连队在大会上表决心。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自己的发言要代表全体战士的心声。誓师大会前的那个夜晚,驻地的夜格外宁静,只有麻扶摇房间里的灯光还亮着。他坐在桌前,思绪万千,久久无云下笔。他想到了自己梦萦魂牵的黑土地佳木斯,想到了那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纯朴老乡们,还有那连在天边的庄稼,阵阵暧流涌上心头。我们即将进行的战斗不就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和人民吗?不就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和平吗?还有接下来可能的出境作战,不就是支援朝鲜吗?……他把这一系列要表达的问题列在纸上。传统的决心书方式无法直接形象地回答这些问题。经过彻夜酝酿,天明前,诗歌体的决心书在心底喷薄而出。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饱含着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 第二天在誓师大会上,麻扶摇站在台上,声音洪亮而激昂地宣读着这段誓词。台下的战士们被他的激情所感染,掌声雷动,口号声此起彼伏。大家的眼神中充满了斗志,仿佛即将奔赴战场的不是危险,而是一场捍卫尊严的荣耀之战。会后,这段誓词被写在了连队的黑板报上刊在了团刊上。部队则斗志昂扬地入朝参战去了。入朝不久,大约在二次战役时,这首歌就从国内迅速传遍参战各部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
原来,团里的《群力报》和师里的《骨干报》也刊登了这首誓词,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它。后来,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来到部队采访,看到了这首誓言,被深深吸引。他将这首誓词作了一些修改和完善写进了战地通讯中发表。著名作曲家周巍峙恰巧读到这篇文章,被深深吸引,即兴把它谱上曲子发表在了报纸上,这首歌像音乐的原子弹一样,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传遍神州大地、抗美朝朝战场各个战场,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时代最强音,伟大的英雄儿女最强誓言。
![]()
这首战歌根植于佳木斯,唱响整个中国,激励了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每个英雄儿女。志愿军战士们唱着这首歌,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在硝烟弥漫的上甘岭,这首歌激励着战士们奋勇杀敌,不怕牺牲。它成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支柱,鼓舞着他们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
如今,每当我们唱起《志愿军战歌》,仿佛还能看到当年战士们在佳木斯的田野上垦荒的身影,感受到他们奔赴战场时的豪情壮志。佳木斯,这座英雄的城市,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渊缘而永载史册,那激昂的旋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作者 康 石
2025.1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