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兰花集团)

在老马岭下的唐安煤矿,一场历时近两年、投资数千万元的瓦斯抽采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效。这不仅是一次设备的更新换代,更是一次安全根基的战略性夯实与发展动能的全新赋能。如今,随着新系统的成功投运与验收,一座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矿井正展现出勃勃生机。
破 局
曾经,唐安煤矿地面瓦斯抽放泵站的轰鸣声,是保障矿井运行多年的熟悉旋律。然而,历经十余载风雨,核心设备逐渐“力不从心”——2BEC52型、CBF630-2BG3型水环真空泵出现老化磨损,密封性下降,抽气效率大打折扣。这套日趋疲态的系统,虽仍坚守岗位,却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井下瓦斯治理需求,成为了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心腹之患”。
![]()
挑战即是号角。面对这一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时代课题,唐安煤矿毅然决然开启了系统升级的征程。从2021年启动前期论证,到2023年项目正式立项,一幅清晰的升级蓝图逐步绘就。矿方精心编制《瓦斯抽放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明确了“核心设备换代、抽采管网优化、智能管控升级”三位一体的改造战略。
蓝图之下,是具体的攻坚方向:以高效节能的CBF630-2型泵替换老旧高负压泵,守护关键盘区;引入流量更大的CBF810-2型泵作为低负压系统新核心,提升抽采规模;新建大口径地面钻孔和DN1000主管路,如同为矿井铺设新的“动脉血管”,直通井下采掘前沿;同时,配套新建泵房、配电室、智能化控制中心等设施,旨在打造一个动力更强劲、运行更稳定、控制更智能的瓦斯抽采新体系。
攻 坚
宏图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自2023年9月项目全面启动以来,唐安煤矿抽放科与各参建单位便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的攻坚战。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一派繁忙景象。然而,征程并非一帆风顺。
![]()
被视为整个系统“咽喉”的3#管道井工程,在施工中遭遇了复杂地质条件的“拦路虎”,扩孔进度一度严重滞后。面对这一“瓶颈”难题,矿方多次组织抽放科、施工方召开现场协调会。大家围图纸、勘现场、定方案,将问题摆上台面现场解决。通过积极协调增派施工力量、调配先进机械设备,并安排专人日夜监督工程质量与安全进度,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最终,直径1300mm的钻头成功穿透岩层,实现了地面与井下巷道的精准贯通,为后续管路敷设扫清了最大障碍。
在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捷报频传:高低压配电室、6kV双回线路工程率先告竣;4台崭新的水环真空泵及其庞大的附属管网系统安装调试完成;井下三盘区专用回风巷、南翼回风巷内,一根根巨大的DN800、DN500抽放管路铺设到位;全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部署。
整个建设过程,监理单位全程严格把关,确保了每一项工程都质量过硬、安全可控。历时约24个月,这项凝聚了无数人心血与智慧的精品工程,终于在2025年5月迎来了基本完工的标志性时刻。
蝶 变
8月29日,竣工验收会上,传来的是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升级改造后的瓦斯抽采系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矿井高、低负压系统日抽放瓦斯纯量由改造前的1.7万立方米跃升至2.8万立方米,增幅超过60%!其中,3305备用工作面的本煤层钻孔抽采效果尤为显著。新系统运行稳定,能力充沛,抽采效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
这一变革,不仅是数据的提升,更是综合效益的显现。首先,安全屏障得到质的巩固,强大的抽采能力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障,有效降低了瓦斯超限风险,使“瓦斯可防可控可治”的理念落到实处;其次,绿色发展路径实现显著拓宽,同步推进的低浓度瓦斯利用项目,将以往直接排放的瓦斯变废为宝,用于井筒与工业场地供热,迈出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关键一步,为矿山披上了“绿色新装”;此外,智能化管理迈入常态化新阶段,自动化控制的全面覆盖,更让精准高效的智能化管理成为运行常态,推动整体管理水平迈上全新台阶。
展望前路,任重道远。系统的升级完成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唐安煤矿将以此次改造为契机,持续优化系统运行,深化瓦斯治理技术研究,做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夯实安全根基,以更加自信稳健的步伐,奋力前行,为煤矿行业的安全、高效与绿色发展,持续贡献着坚实的“唐安力量”。
供 稿 : 唐安煤矿 武坤杰
校 对 :郜亚君
审 核 : 杨泽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