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合照,一次站位。
钟楚曦被群嘲了。
围剿钟楚曦,大可不必。
1/
今年的VOGUE盛典主题是百花齐放。
可惜,大家的关注点根本不在这里。
大合照时,钟楚曦站在了影后和顶流中间。
右边是刘亦菲。
而她,成了那个被镜头定格、被舆论瞄准的C位。
![]()
网友坐不住了。
“要作品没作品,你好意思站这么中间?”
“看到杨幂来了也不知道让位子?”
“左右都是大咖,你站那儿合适吗?”
![]()
一时间,她成了不懂规矩,不自量力的靶子。
可红毯话题,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乏味?
永恒的红毯三件套:妆造、出场顺序、站位。
除此之外,生产不出任何新鲜内容。
倒是制造了无数攻击女明星的理由。
看到那些骂钟楚曦的评论,只觉得无聊,甚至恶毒。
为什么竞争的叙事永远围绕女性展开?
为什么换一场红毯,骂的还是同一套台词?
角色变了,叙事不会变。
这也意味着。
今天是她,明天就可能是任何一个女明星。
因为某个微不足道的小点被推上审判席。
2/
而钟楚曦,从来就不是一个站在原地的人。
她出生在广州一个普通家庭。
3岁开始学舞蹈。
母亲是节目主持人,对她要求严格。
别的孩子在玩耍,她在练功房压腿、旋转、流汗。
“疼吗?疼就对了。”这是她从小听到大的话。
![]()
10岁,她考入广东舞蹈学校。
那是一段孤独的岁月。
她想家,但不敢哭。
因为舞者没有眼泪,只有节奏。
17岁,她考上上海戏剧学院民间舞表演专业。
从舞者到演员,这一步,她走得毫不犹豫。
有人说,舞蹈是她的底色,也是她的铠甲。
的确。
那些年练就的挺拔身姿、稳定核心、强大气场。
不是为了一张合照。
而是为了在人生的每一个舞台上,站稳自己的位置。
3/
从舞者到演员,钟楚曦走的从来不是捷径。
2013年,她出演《爱的妇产科》出道。
![]()
但真正让人记住的,是《芳华》。
那个倔强、骄傲、带着一丝冷艳的萧穗子。
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制。
![]()
为了这个角色,她提前半年进组。
学手风琴、练芭蕾、读年代日记。
电影里那一抹笑,是她用无数个清晨的汗水换来的。
后来是《神探蒲松龄》中的聂小倩,
《八月未央》中的未央,
《王牌部队》中的江南征。
《好东西》中的小叶。
她不断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
不重复自己,不讨好市场。
有人说她作品不够爆。
可演员的价值,难道只能用流量来衡量?
她挑剧本,不挑热度;
选角色,不选人设。
在快餐文化的时代,她坚持用慢火炖自己的汤。
“我不是在演别人,我是在成为自己。”
这句话,她做到了。
4/
可相比作品,大众似乎更关心她的恋情。
从绯闻到实锤,从李现到张云龙,再到侯雯元。
每一次恋爱,都能轻易登上热搜。
有人调侃,钟楚曦的恋情,比她的电影还精彩。
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一个女演员,努力了12年,演了20多部戏。
![]()
最终被记住的,却是她的感情生活。
大众热衷于窥探女明星的私生活,却懒得走进她们塑造的角色。
“人们只想看她们跌倒,却不愿看她们飞翔。”
这句话,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一场合照,一次站位,就能掀起一场舆论的围剿。
可我们是否忘了:
红毯不是战场,女明星也不是敌人。
钟楚曦站在哪里,不该由我们来规定。
她的人生,她的位置,从来都是自己挣来的。
“你不必让出你的光,去照亮别人的路。”
这句话,送给所有在质疑中前行的女性。
5/
百花齐放,不该只是一句口号。
真正的百花齐放。
是允许每一朵花,开在她想开的位置。
围剿钟楚曦,真的,大可不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