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印发的《进一步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加快推进 钟楼街三期、晋阳里二期、文道巷二期、森栖小镇二期等文旅项目建设,推动西山归源乡村旅居度假项目和晋阳湖文旅体商大型综合体落地 。
钟楼街是太原重要的的步行街之一,曾获2024「亚洲都市景观奖」。太原钟楼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北宋时期,当时被称为东门正街。
2017年,太原市政府提出将钟楼街改造为步行街。2020年4月,钟楼街片区一期提质改造工程启动,改造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钟楼街二期定位为 都市社交 ,侧重于布局餐饮、娱乐等业态,打造都市社交目的地,总计共修复65605.93平方米。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0月1-8日,钟楼街街区客流总计88.4万人次,同比增长12.91%,成为太原市接待游客量最多的景区街区。
目前积极推进的钟楼街三期,最开始谋划是占地面积60余亩,拟引入华润万象天地。但从最新消息看,万象天地将落地于太原广场项目。待三期完成,钟楼街在太原的商街地位也将更高。
晋阳里规划分为一期与二期,旨在打造山西省首个滨水商业街,独栋、岛屿式建筑错落布置,为市民提供景致各异的滨水休闲活动与体验式购物的新空间。
晋阳里二期位于晋阳湖片区东南侧,由太原国投城市运营公司建设、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总建筑面积约15.96万平方米,是一期体量的三倍多。二期建成后拟将晋阳湖生态文旅和商业模式完美融合,打造晋阳里特色小镇,形成全客层、全品类、一站式家庭购物目的地,同时荟萃八方美食、四季美景,营造集沉浸式旅游、度假、社交、打卡体验一体的新型文旅商业综合体。
![]()
文道巷历史文化街区,处太原老城区,地域面积5.3万平方米,街区最大程度保留了历史遗存风貌,区域内坐落的文保单位拱极门是太原明清府城八大城楼中唯一留存的。街区集中了府城一半以上的历史民居建筑,是目前府城内历史民居体量最大、保护最完整的片区。
二期是太原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延伸,将在一期基础上继续强化文化展示、非遗互动、小型演艺、文创零售等功能,核心目的是提升街区的文化体验密度与夜间消费场景。
森栖小镇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董家庄村,由山西东林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董家庄村经济合作社共同打造,总占地面积5370亩,总建设面积75295平方米,总投资10.6亿元。分二期四区建设,一期民宿体验区、农业休闲区,已植入民宿、餐饮、多功能会议厅、图书馆、书院、农业研学基地、玻璃智能温室大棚等多业态的功能区。
二期主要定位为康养度假区、民俗街巷区。
![]()
西山归源产城乡综合转型示范项目位于太原市西山片区。根据此前规划,该示范项目范围155.03平方公里,聚焦太原市北部区域,践行两山理论,学习迭代浙江“千万工程”、上海国盛思尔腾乡村振兴发展经验,打造北方绿色生态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样板和示范。项目以沪硅产业新动能联动周边区域,放大触媒效应,以西山和汾河生态廊道恢复为契机,构建三产融合、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保障项目运营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目标促进产城乡融合、乡村产业及人才振兴、生态环境提升、区域IP文化复兴,带动实现共同富裕。
“西山归源”总体规划为“一带一廊三片区多核心”。“一带”指沪硅产业产城乡融合发展带(山上山下融合发展)。“一廊”指汾河绿脉文旅产业走廊(汾河二库、老龙头公园、汾河四期)。“三片区”指沪硅产业动能策源区(中北高新区上兰片区)、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柴村街道、向阳片区)、西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马头水村、六合村、多福村)。“多核心”指围绕各片区业态布局,形成科创硅谷、产业智造、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南农旅融合农业园、马头水山乡青创、横岭山林宿集、石槽休闲活力、汾河二库水上游乐、汾河老龙头公园、汾河雁丘文化公园等重点产业核心项目。
晋阳湖文旅体商大型综合体的说法应是首次提出。今年5月9日,晋源区经济分析会上明确,该区将打造环晋阳湖高端商业走廊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晋阳湖北岸文旅综合体项目落地。
从此前相关新闻得知,晋阳湖北岸文旅休闲度假区定位是打造首家城市微度假商业,公园式商业。项目包含了天美商业综合体,占地面积约8.33万㎡。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