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10月24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生命时报主办的第十七届健康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健康中国”建设十年十大热词,包括国家药品集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三医协同、药审改革、中医药传承创新、互联网+医疗、医防融合、健康老龄化、生育友好型社会、医疗反腐。
2015年,“健康中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健康事业开启新征程。十年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理念贯穿始终,从顶层设计到服务下沉,一系列健康中国行动层层深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筑牢健康之基。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特邀“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支持,百度搜索、夸克、微博、小红书等数据支持,慈铭健康联合发布,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热度分析,同时,结合医药政策、公共卫生、中医药等领域专家的专业研判,最终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热词。
国家药品集采
带量采购 药品降价
2018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4+7”试点)实施以来,推动药价大幅下降。随着第十一批集采启动,药品集采迈向“聚焦合理定价、兼顾质量与效率平衡”新阶段。
![]()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跨省就医 告别垫付
打通信息孤岛、构建统一平台,“十四五”期间,我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超5亿人次,减少群众垫付超5500亿元。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美好愿景。
![]()
三医协同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医疗、医保、医药从联动走向协同发展和治理,打破“部门墙”,有效破解“各自为政”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优化了医疗服务体系。三医协同形成政策合力,群众看病不再难、不再贵,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
药审改革
创新药发展 审批上市提速
在研创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审评审批时限缩短至30个工作日……2015年启动的药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如“破冰之旅”,激活中国医药创新引擎,“中国药”研发活力全面迸发,跑出“中国速度”。
![]()
中医药传承创新
国潮养生 中医药夜市
全民热练的八段锦、灯火通明的中医药夜市、遍地开花的社区中医馆……十年来,历久弥新的中医药逐渐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在中国现代化征程中,我们正努力把中医药这份瑰宝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
互联网+医疗
智能影像 AI医疗
十年间,“互联网+医疗”重塑就医方式,提升就医体验。AI医疗快速发展,智能影像辅助诊断、检查结果云端互认渐成常态。优质资源“云”下沉,技术赋能强基层,我们迈向更公平可及、智慧的健康未来。
![]()
医防融合
公卫防护网 主动防控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医防融合方能筑起稳固的健康屏障。经历新冠疫情,我国加速完善覆盖传染病与慢性病防控、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的立体化网络,公卫防护网越织越密,健康防护墙越筑越牢。
![]()
健康老龄化
医养结合 长护险
健康老龄化,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十年间,老龄照护保险的推进、社区照护体系的完善、家庭养老床位的探索……健康老龄从“家事”变为“国事”,从愿景走向现实。
![]()
生育友好型社会
二孩三孩政策 育儿补贴
从“全面二孩”到“三孩政策”,从发放育儿补贴到增加普惠托位,我国出台系列举措,化解“生育烦恼”。一个覆盖生育、养育、教育的全周期保障网络正逐步完善,愿生、敢生、养得起、育得优的社会环境正加速形成。
![]()
医疗反腐
整治“带金销售” 纠风肃纪
民生痛点,就是反腐发力点。从查处“带金销售”到严打医疗回扣,从纠治行业歪风到肃清系统积弊,医疗反腐利剑直指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既净化了医疗生态,更让医患关系回归治病救人的本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