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扫兴的东亚父母,还不完债的孩子

0
分享至



当你兴致勃勃给父母准备惊喜,迎接你的大概率不会是感谢,而是一张责备的冷脸。

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人生最大的奢侈品,就是拥有一对不扫兴的父母,度过了一个没有阴影的童年,成长为一个没有精神创伤的人。

而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概率相当于中彩票。

东亚父母子女,一种奇妙的双向辜负的亲密关系。


事情从一个14岁的江西女孩说起。

女孩暑假为母亲做了一顿饭,饭桌上是四道很漂亮的菜和一大碗玉米排骨汤,甚至还搭配了一颗西柚做饭后水果。看得出来她准备了许久,妈妈的碗里还特地准备了蛋炒饭

母亲却拿起手机拍了一条抖音,视频中她严厉地责备女儿菜做多了:「我是要表扬你吗?」

在网友的愤怒彻底席卷了这位母亲的抖音之后,她又在直播中质问女儿:「网上好多人有意见,说我骂了你打了你,说我不好,说我这个妈妈不配,你觉得我配不配做你妈?

紧接着她又追问了孩子一句:「你说,我配不配?」

女儿转身离开,留了一句回答:「这不是我说了算的。」


这对母女当然不是唯一的案例。

曾经有一条抖音,画面中是一个穿着校服哭泣的男孩。

在母亲节给妈妈准备了一束鲜花当作惊喜,结果妈妈气到不行,发了一条抖音询问网友:

这个一点都不实在的东西,过了两天就得扔掉,我让儿子退回去,儿子很委屈了,回来竟然哭了,我做的真不对吗?

这位母亲甚至真诚地好奇自己是否有错。


被父母泼冷水,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甚至是从小到大最熟悉的精神创伤。

我们如此习以为常,甚至觉得和其他更痛苦的创伤比起来,「扫兴」已经不算什么大事。

随处可见网友们分享的故事。

考了九十分,父母会说那为什么别人能考一百;考了一百分,父母会说为什么没有考双百。

母亲节父亲节准备了鲜花礼物,被责备「还不是花了我的钱」。

画了一副特别满意的画,父母看了没有表扬,只会责备「作业写完了吗,不学无术」。

在外地旅游特地背回了特产,父母瞥一眼就说真难吃。

拿了三等奖学金,父母看了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没拿到一等和二等?

挣到了第一笔工资,给父母转账却收到了一顿阴阳怪气:你以为自己赚了很多吗?

有人在火车上目睹一个儿子给母亲买了一个面包,母亲数落他好几分钟:我可吃不起这么贵的面包,你留着自己吃吧。

「不扫兴」变成了中国父母的稀缺品质,打着灯笼都难找,甚至许多人在成年之后才发现,原来正常的家庭是可以给人带来温暖的。

甚至「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体验」都变成了热搜。

有人半夜想吃冰激凌,妈妈会陪她下楼一起吃;

画了古怪的妆容,爸爸会噗嗤一下笑出来;


点了一大杯奶茶,会用大碗分给父母一起喝。

有人想在三伏天喝羊汤,父母二话不说就陪着去了。

在一家人的监控录像里,姐姐不小心摔坏了小提琴,妈妈在安慰她,爸爸在想办法修琴,年幼的弟弟说要出钱帮姐姐修琴,爷爷耐心地总结经验,丝毫没有责怪埋怨。

全家情绪稳定得像一部科幻片。

抖音有个话题,叫做「一张照片证明女儿被你养得很好」。

点开这个话题,里面有各式各样的coser和父母的合拍,五颜六色的头发和夸张的妆容并没有让父母歇斯底里,甚至还露出骄傲的神情。

评论区里的网友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窗外窥探屋里温暖的壁炉——

野猫看家猫的感觉。

长大才发现一个碗才四五块,为什么会挨那么久的骂呢。

我当时好像一个地沟老鼠看着这一切,眼泪含在眼睛里面不敢掉。



有人总结了中国诡异的亲子关系:和父母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向父母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

父母似乎带着某种神秘的使命感,执意拉开父辈与子辈的距离,即便你一次次靠近,现实总会让你碰一鼻子灰。但如果你真的想逃离,他们又会拽紧绳子把你拉回来。

有些父母到老都想不明白,儿女亲情为什么越来越疏离。明明是父母牵着孩子的手来到世界上,最后却变成了隔着厚障壁的陌生人。

直到他们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知道(或永远不会有机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绪叫做「失望性情感隔离」。

如果在童年时期,孩子的委屈、撒娇、苦恼、倾诉在父母那里从来不会得到正向反馈,那么在领悟到这个事实后,大部分孩子会因为失望选择不再与父母建立情感链接,这就是失望性情感隔离。


像是人体的某种自我保护机制,一旦受到太多次同样的伤害,便会本能性地隔绝再次受伤的可能。


巧合的是,在抖音「14岁女孩做饭”」火了的同时,TikTok上有一则「华裔母女对话」也火了。

病态的东亚父母给温室里的美国人一些小小的东亚震撼。

一位女主播邀请了自己的妈妈录节目,女儿试图告诉妈妈,在美国,自己偏黑的皮肤和较厚的嘴唇会被认为是「美」的,母亲听完之后,微笑地看着女儿问:「是这样吗?」

紧接着母亲温柔而嘲讽地反问道:「那你还是个美女啦?」

女儿坚定自信地点点头,而母亲的回应让人头皮发麻:她微笑着摇了摇头,轻轻冷笑了一声,「你从来都不是什么美女」。


女儿眼睛里甚至都闪着泪水反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在美国是个美女?」

母亲觉得不可思议,笑着回答她:「你一直都是个小黑妞、小丑妞,我们会说你是猪拱嘴,像猪嘴一样的感觉」,妈妈一边说,一边模仿猪撅嘴的样子,然后被自己的动作逗得前仰后合。

女儿不断试图告诉母亲,自己在美国也会被认为是美的,母亲非但听不进去,还笑着追问:

哦,这就是你逃到美国的理由吗?


想必你也能猜到这条TikTok视频下的评论区是什么样的。

这个程度的中国妈妈已经算是相当温柔体面的级别,但仍然让他们心碎到几乎崩溃了,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父母会如此否定自己的亲生孩子。

即便是相貌不出众的孩子,在父母眼里,都不会用「丑」来形容。

只有中国人能听懂,这段对话里的否定和打压有多么不寒而栗:中国父母太擅长用最温良的表情说出世界上最恶毒的话。

我发誓,父母给人的创伤最大。

父母怎么能对亲生孩子说这样的话。


这太疯狂了,太悲伤了。

我不理解这样的人,即使我的孩子在客观上没有多漂亮,我也永远不会说他们丑,这也太刻薄了。


抖音有一位博主,描述了一段类似的经历。

她的标题是:《很遗憾,我与我的亲妈永不和解》

小时候母亲嫌弃她比其他女孩胖,逢人就贬低自己的女儿:都是她奶奶惯的,才长这么胖,胃都撑大了。

母亲不断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播洒诅咒:

我要是你这么胖我早就去死了。

你这么胖丢死人了,永远都不会有人喜欢你。

你的老公不嫌你胖吗?

终于嫁出去了,吃这么胖我真怕她没人要。

在这位博主的评论区下面,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中国亲子恐怖故事,「我能想象得到最恶毒的话,都是出自我妈妈的嘴里」。

父母带着怨气结合,再把怨气像呕吐物一样一股脑泼在后代身上。

无论是高矮胖瘦,学习优良,嫁娶早晚——父母通过贬低孩子取悦他人,当孩子想要一句道歉的时候,父母通常有一句反问在那里等着:养你这么大,你就记住了这些?白眼狼。

最容易被记住的往往都是伤害。就像那位从小被母亲攻击的博主总结的话:

爱会枯竭,但恨会生根发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只不过中国式亲子霸凌,往往来得更反人性一些。

打个比方。外国人童年阴影,可能是「父母不让我养宠物」;而中国人童年阴影,是「宠物被父母吃掉了」。

抖音最近流传一则视频,是一位河南的小女孩哭着给狗贩子塞钞票,希望把她的小狗的命赎回来。旁边是她看热闹的父母亲戚,以及拍视频的人。成年人们围在她身边热闹地笑着。

这则视频让我想到了许多朋友。

有人长在农村,家里有一只护院的老狗,陪着家里的小孩们一起长大,最后这只狗以20元的价格卖给了狗贩子。卖狗的那天,她哭得崩溃了,而大人们在笑她。长大后,她对养宠物这件事天然地抵触了,直到30岁才缓解。

有人在初中养了一只宠物兔子,妈妈觉得耽误中考,于是炖了端上饭桌,等他吃完了才告诉他。

这算不算最短的中式恐怖片?

一个孩子总是在不经意的某一刻,被ta的亲生父母亲手「精神谋杀」了,而那颗子弹可能要在身体里穿梭几十年。

成年之后,他们必须重新养育自己。


为什么中国父母最大的爱好就是扫兴?

这离不开「债主心态」

子女是父母持有的资产和物品,所以「削骨还父,割肉还母」放在任何时代都具备振聋发聩的悲壮。

在古代,父权是逼你下跪的宗庙和牌位。

你不得不服从——在小农社会,父权是分配土地资源的大家长,是生存资本的给予者与分配者。


在现代,分配方式变了,而亲子关系依然保持上古惯性。

父母变成了资产持有者。他们稀里糊涂地走入婚姻,稀里糊涂地生下孩子——就像进入股票市场的散户,只是听别人说持有这支股票未来就有保障,所以稀里糊涂地all in了。

但收益不是散户能决定的。

这支股票赚了,他们点头颔首;这支股票赔了,他们破口大骂。

在中式孝道金字塔的排序里,只有满足了父母的要求,才能获得「特等大孝子」的头衔,这个头衔和学历、收入、自我都无关,只和「听话」有关。如果还能赚点票子,那更是锦上添花。

当父母不再决定分配方式,家庭就变成了个人施展威权的场所。

孩子变成一个成年人可以免责摆弄的最小单位。快乐的孩子是无用的废物,卷不死的永动机看上去分外耀眼。

所以父母总是看不得子女「快乐」。

对东亚人而言,快乐是腐蚀意志力的毒药,是享乐的邪恶魔鬼,蜜罐是贬义的,而苦水才是正道的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对于东亚人而言,骄兵必败。开心是一种自带失败因子的情绪。所以我们信仰吃苦,崇尚卧薪尝胆,并且将其内化为一套方法论,教化我们的子子孙孙。

我们痴迷于「玉不琢不成器」的叙事。

所谓「成器」,就是达到东亚语境下「成才」的严格标准;

所谓「雕琢」,就是在这套严格标准之下,对一个天然人的强制塑形。

而打压就是这套塑形方法中最便利的工具。

父母内化了一套「为你好」的逻辑:与其长大后被社会打压,不如在家庭内部先演练一遍。

一代代人就在扭曲的怨气下长大,几十年后,再变成带着怨气出场的父母。这片土地的创伤传承,有时就像《遗传厄运》一样。

许多父母甚至会变成嫉妒孩子的幽灵,总是以被亏欠的姿态示人,似乎总要在最快乐的时刻敲醒你:你的快乐是榨干父母获得的。

有人外出旅游,父母说你在外面逍遥,留我们待在地狱;有人在外面吃火锅,父母说自己在家三块钱的咸菜也吃得很饱。

原本一场正常不过的对话,变成了债主的索取关注:你不能抛下我,轻而易举地去追求幸福。你的幸福必须带有负罪感。

后面的那句话是:我不幸福,凭什么你幸福?


©微博

就算你百般提防,父母留下的行为习惯如同思想钢印般烙在了你的身上,传递给你的后代。

当你某一天不经意间说出了和父母相同的话,东亚家庭的代际创伤才终于形成闭环。

最近,有一个街头采访非常火,叫做「结婚的好处是什么?」

有许多老年人麻木地回答:传宗接代。

然而,对于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来说,所谓的传宗接代,传的是精神障碍和代际创伤。

父母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他们的不幸,往上追究,是父母的父母的问题。就像我发现三十年来从未表扬过我的父亲,直到爷爷去世那天,也从未得到过一句来自他的父亲的表扬。

看清创伤的链路之后,我们甚至无法再责怪父母,因为他们曾经也是受伤却难以言说的孩子。

当靶子消失了,又该去追究谁呢?


在考古学研究里,有一种方法叫做锶同位素鉴定,专门用来研究人类迁移活动。

每片土地的锶比值不一样,每片土地各有特征。一个人在其幼儿时期摄入的营养,会渗入牙齿,被牙釉质包裹。

所以研究古人类遗骸的原生地,测一下就知道。

「扫兴」就像东亚人的锶同位素,渗入了骨头和血液里,就算跑到天涯海角也无法轻易剔除,它总在不经意的瞬间蹦出来,提醒你牢记自己东亚人的身份。

在这片情感匮乏的土地上,人们从未习得爱意究竟是什么。

他们只是如临大敌。

就像父母在儿童电话手表里看到了「爱你」的系统设定,第一反应是「危险」”。

他们根本没想过,其实这句爱你,本来也可能是要发给父母的。


©微博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麦子熟了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重磅签约!27+25+13!湖人正式收获新巨头

重磅签约!27+25+13!湖人正式收获新巨头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3 15:01:58
演员王紫璇与导演李鸿其官宣结婚,男方曾在2023年威尼斯电影节领奖时公开恋情

演员王紫璇与导演李鸿其官宣结婚,男方曾在2023年威尼斯电影节领奖时公开恋情

鲁中晨报
2025-11-03 14:59:03
60岁“网红书记”高洪波卸任后参加马拉松,同荣昌跑友合影

60岁“网红书记”高洪波卸任后参加马拉松,同荣昌跑友合影

极目新闻
2025-11-03 11:12:15
扇耳光大赛赵鸿刚输了,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打?

扇耳光大赛赵鸿刚输了,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打?

新民周刊
2025-11-03 09:07:53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昨日开门迎客,今日关门打狗”就是饮鸩止渴的玩法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2 23:52:05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5:30:07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亚太观澜
2025-11-02 21:27:06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上游新闻
2025-11-03 14:59:07
烦不胜烦!网友质问广州地铁“穷疯了吗”?花钱坐地铁须先看广告

烦不胜烦!网友质问广州地铁“穷疯了吗”?花钱坐地铁须先看广告

星河也灿烂
2025-11-02 20:59:17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2:17:24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白浅娱乐聊
2025-11-01 12:22:04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南宫一二
2025-11-03 10:50:43
“要把最坏的时代变成最好的时代”,郑丽文就任,承诺缔造两岸和平

“要把最坏的时代变成最好的时代”,郑丽文就任,承诺缔造两岸和平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07:01:21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新民周刊
2025-11-03 09:06:39
【汽车人】市值蒸发2800亿,小米汽车陷信任危机

【汽车人】市值蒸发2800亿,小米汽车陷信任危机

汽车人传媒
2025-11-03 10:45:30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4:59:52
蔡奇在人民日报撰文

蔡奇在人民日报撰文

澎湃新闻
2025-11-03 09:04:04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秋风专栏
2025-10-23 11:23:56
窜访纽约的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宴请美国官员,最终无一人到场

窜访纽约的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宴请美国官员,最终无一人到场

三湘都市报
2025-11-02 18:42:53
2025-11-03 15:43:00
麦子熟了 incentive-icons
麦子熟了
麦子熟了,只分享经典
524文章数 2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特殊类型招生严格报名资格审核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亲子
房产
手机
家居
游戏

亲子要闻

程晓玥官宣怀二胎,透露早孕反应非常严重,近照曝光孕肚超明显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手机要闻

华为 Mate 70 Air 真机曝光:居中单孔等深四曲屏、居中大圆镜头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玩家发文请愿暗黑4新装备常驻:数值的魅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