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米粥是“升糖高手”不能喝?注意这5点,一起科学健康喝粥!

0
分享至



清晨的厨房里,一缕阳光洒在桌上,热气腾腾的大米粥盛在碗中,老李坐在饭桌前,边搅着白粥边小心翼翼地问老伴:“医生都说粥升糖快,我血糖不稳,是不是以后都不能喝粥了?”

他的话音刚落,孙女端着牛奶进来说:“爷爷,你以前喝粥不都好好的嘛,怎么现在就怕啦?”家的温馨场景,却因为一碗粥多了几分“危机感”。你是否也曾被这样的话题困扰:大米粥到底是不是“升糖高手”?粥还能不能喝?喝了是不是血糖一定会飙升?



有些说法,把大米粥描述成“血糖隐形刺客”,甚至将其列为糖尿病患者的“黑名单”。但你有没有想过,老祖宗喝了几千年粥,为何我们这代人突然觉得它“有毒”了?真相其实远没那么简单!

先揭开第一个谜团:大米粥到底是不是“升糖高手”?答案的关键,在于“血糖生成指数(GI值)”。国外营养学和我国《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都强调,高GI食物(GI≥70)进入肠胃后消化快,葡萄糖释放速度快,所以血糖升得更快。

据悉尼大学《国际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值表(2008)》,大米粥的GI值高达78~87,超过米饭的GI值73。用白米长期慢火熬成软糯的米粥,因为淀粉大量“糊化”,进入肠胃后几乎无需复杂消化,分解极快,这就是高GI的根本原因!



实测数据显示,喝一碗白米粥后,血糖可从餐前5.4mmol/L在半小时内升至10.5mmol/L,一小时后降为7.7mmol/L,血糖先猛飙再急落,如坐过山车般剧烈。对糖友、血糖敏感人群来说,这样的变化确实不容小觑。

可是,问题就只在于“不能喝粥”吗?其实,并非如此简单。

很多人疑惑:“老祖宗喝了几千年粥,为啥他们没事?”关键在于——古人的粥和现代人的粥,本质不一样!

以前做粥常用糙米、杂粮,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GI远低于现代精制白米。而“稀粥”只是搭配咸菜下饭之选,并不是一整碗浓稠白粥。那时体力劳动多,热量消耗大;而现代都市人活动少,多余的能量更容易转化成血糖。



我们现在常喝,尤其是超市货架上的纯精白米熬成的“粘稠白米粥”,营养成分单一,且“糊化”程度高,升糖速度远超古人喝的杂粮稀粥。因此,如果只是单一吃白米粥,而且一喝就是一大碗,血糖波动难免。

但是,大米粥没必要“一刀切”被判“不可喝死刑”。很多“降糖喝粥法则”,其实并不难掌握!

只要方法用对,粥依旧是温暖身体、养胃安神的健康食物。权威指南强烈建议:搭配、烹饪、顺序、用量、原料,每一步都能帮你把握健康。

混合杂粮,提升膳食纤维

最强保命法则:别全用精白米,多加燕麦、糙米、黑米、红豆、绿豆、藜麦等全谷物杂豆。糖尿病食养指南指出:低GI食物主食应占1/3以上,对控制血糖最为有效。比如,加一把燕麦,一碗粥的升糖速度就能下降10~18%,且能量释放更平缓。



避免“煮太烂”,米粒微开花最佳

米粥“越粘越烂”,GI越高。建议用微开花(米粒胀开、未全部溶烂)为宜,煮到软而有型即可。这样淀粉未完全糊化,消化速度慢,有助于血糖平稳。缩短煮粥时间、快火煮开后小火5~10分钟,远好于闷炖两小时。

“加料煮”,多蛋白质和蔬菜

千万别只喝白粥。在粥中加入切碎菠菜、胡萝卜、蘑菇、鸡蛋、瘦肉末或坚果,既能丰富口感,也能显著延缓胃排空速度,降低整餐血糖反应。蛋白质和脂肪的加入,会让血糖波动幅度降到单纯喝白粥时的70%左右。



记住“先吃菜再喝粥”这个顺序

这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点!研究发现,先吃蔬菜和蛋白质,再喝粥,能让血糖升高的速度减慢约12~16%。因为蔬菜和蛋白质先“垫底”,晚进入的粥消化吸收速度自然变慢,对餐后血糖影响有效缓冲。

“隔夜饭煮粥”试试更优选择

新鲜白米饭冷藏24小时后,再用来煮粥,血糖反应低于新米煮粥,这得益于部分淀粉变成了“抗性淀粉”,就像“不可消化膳食纤维”,升糖速度减慢。偶尔尝试“隔夜饭煮粥”,更适合需要控糖的朋友。

此外,每次喝粥别贪多,一小碗(150~200ml)为宜,用小勺慢慢喝,别狼吞虎咽,让身体有足够反应时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运乒乓:王楚钦、王曼昱单打对手出炉,范思琦苦战险胜朱成竹

全运乒乓:王楚钦、王曼昱单打对手出炉,范思琦苦战险胜朱成竹

烧体坛
2025-11-08 15:06:10
23亿身家的苦行僧:费玉清六年隐退生活,背后的生命哲学

23亿身家的苦行僧:费玉清六年隐退生活,背后的生命哲学

古装影视解说阿凶
2025-11-08 11:56:55
熊猫杯正式开票:晚场票价78元起,最高118元

熊猫杯正式开票:晚场票价78元起,最高118元

懂球帝
2025-11-08 12:55:05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罪案洞察者
2025-10-15 09:59:22
往哈马斯躲藏的地道里灌混凝土,内塔尼亚胡如此“残暴”?

往哈马斯躲藏的地道里灌混凝土,内塔尼亚胡如此“残暴”?

山河路口
2025-11-05 14:11:46
貂皮水洗退货后续:警方介入,宝妈身份被扒已社死,商家还有后手

貂皮水洗退货后续:警方介入,宝妈身份被扒已社死,商家还有后手

青梅侃史啊
2025-11-07 09:02:32
“爽文男主角”蒋凡:28岁财务自由,32岁任淘宝总裁

“爽文男主角”蒋凡:28岁财务自由,32岁任淘宝总裁

小编也疯狂
2025-11-06 16:34:38
一高三学生在租住房自杀身亡,房主以房屋贬值为由向家长索赔12万 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一高三学生在租住房自杀身亡,房主以房屋贬值为由向家长索赔12万 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红星新闻
2025-11-08 10:59:14
中央定调重磅!国家出手中国房地产纳入民生项目,买房时代来了!

中央定调重磅!国家出手中国房地产纳入民生项目,买房时代来了!

军机Talk
2025-11-08 13:17:42
字母哥无敌!雄鹿126-110击败公牛,谁是赢球功臣?数据不会说谎

字母哥无敌!雄鹿126-110击败公牛,谁是赢球功臣?数据不会说谎

毒舌NBA
2025-11-08 11:35:43
结婚第二天婆婆4点喊我做早饭,我直接坐飞机回家,老公一家懵了

结婚第二天婆婆4点喊我做早饭,我直接坐飞机回家,老公一家懵了

徐侠客有话说
2025-11-07 10:38:23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07 11:13:50
太狠了,乌克兰六个州公投并入俄罗斯?

太狠了,乌克兰六个州公投并入俄罗斯?

地图帝
2025-11-07 09:32:28
小米巨省电空调,能效比倒数第一*,空调高管不懂空调术语?

小米巨省电空调,能效比倒数第一*,空调高管不懂空调术语?

小小河
2025-11-06 01:34:24
重回中超?失业近2年的扬科维奇:我和邵佳一的足球理念相同!

重回中超?失业近2年的扬科维奇:我和邵佳一的足球理念相同!

邱泽云
2025-11-08 14:00:11
长江缺水,鄱阳湖见底!三峡淤积20亿吨泥沙,为何不趁机清理?

长江缺水,鄱阳湖见底!三峡淤积20亿吨泥沙,为何不趁机清理?

回京历史梦
2025-11-07 17:03:58
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

中纪委发文,严查医院一把手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2025-11-07 15:55:43
“野人小孩”后续:父母高学历,邻居曝母亲不堪过往,难怪这么样

“野人小孩”后续:父母高学历,邻居曝母亲不堪过往,难怪这么样

历史伟人录
2025-11-06 14:40:11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胜研集
2025-11-06 10:42:31
养老金好消息!2026年继续上涨,国家发话:这三类人将获特别照顾

养老金好消息!2026年继续上涨,国家发话:这三类人将获特别照顾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7 10:22:19
2025-11-08 15:44:49
章幃户外
章幃户外
硬核户外的使徒行者! 开车山路狂飙,古溶洞探秘,航拍大好河山
1375文章数 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加拿大总理:加美经济关系已结束

头条要闻

加拿大总理:加美经济关系已结束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教育
数码
本地

艺术要闻

主席的这句名言,竟然背后隐藏惊人秘密!

推广 || 断舍离N次也不会断了它,买过最值的冬日单品之一

教育要闻

不要在老师面前抱怨你的孩子!

数码要闻

Q3中国笔记本线上排名:联想销量/额双第一!机械革命极致性价比崛起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