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说,他们“仁至义尽”了。炸广岛、炸长崎之前,天上撒下几千万张纸,说得好听,是提醒日本百姓快跑。可炸完一看,人还都在。
美国说你们不跑,怪我们咯?可这事真这么简单?写了传单就是无辜?没人跑就是不怕死?这背后藏着的,可不光是信多信少的问题。
传单撒了,没人信——警告来了,日本却没反应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无条件投降,否则将面临“迅速而彻底的毁灭”。
![]()
但这句话没有点名原子弹,没有提及目标城市,只是一句模糊警告。
更要命的是,日本政府在接到公告后,并没有公开给国民看,首相铃木贯太郎对媒体说:“我们选择默杀。”啥意思?不翻译、不评论、不播报,老百姓根本不知其意。
而就在同一个月,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试爆了历史上第一枚核武器,代号“特里尼蒂”。
![]()
试验成功的瞬间,杜鲁门笑了,战争的“终结者”有了。
于是,美国军方放弃了政治劝降,选择空投警告信——这种方式既能表现“人道”,又不会暴露新武器详情。
从7月末到8月初,美军动用B-29轰炸机从马里亚纳群岛基地起飞,对日本本土35座城市撒下约6300万张传单,平均每人能分到一张半。
![]()
内容写得倒也诚恳:“你们的政府拒绝和平,我们会摧毁你们的城市,但不是冲你们老百姓来的。”
问题是,普通百姓连“毁灭性武器”是啥都不知道。常规轰炸都见多了,哪还信“纸片恐吓”?况且,日本全国处于战时管制状态,广播不播、报纸不登,信撒下来了,地上的人却被蒙着眼。
而且,很多地方的警察在传单落地前就组织“回收销毁”。日军内务省下达明确命令:发现传单者,不得转交他人,立即上缴处理。
谁敢传阅、谁敢讨论,就是叛国分子。
![]()
老百姓更没能力逃。铁路系统在频繁空袭中早已瘫痪,汽油被征用,一车难求、一票难买。而且军方统一配给粮食,一离开户籍地就断粮,逃亡基本等于“饿死”。
于是,1945年8月6日早上8点15分,美军B-29轰炸机“艾诺拉·盖伊”号飞临广岛,在距地面600米处引爆“小男孩”原子弹。
蘑菇云升腾,一座城市瞬间消失,8.8万人当场死亡。
爆炸后,地面温度高达4000摄氏度,人体瞬间气化。有人只留下一个影子印在墙上,有人融入街道。
![]()
可在那一刻,大部分人根本不清楚,刚刚炸响的,不是普通炸弹,而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战争”。
传单写了,没法跑——封锁时代,谁来逃?
如果说广岛是“没意识到”,那长崎就是“想不到”。
8月7日,也就是广岛被炸第二天,美国再次空投传单,这次不藏着掖着了。传单明确说:“我们拥有最强大的炸弹。你们若不投降,就等着城市被毁。”但他没说目标城市是谁,也没说时间。
![]()
这下,日本高层开始慌了。可就在这个当口,美军原定第二个目标是小仓。8月9日清晨,执行第二次核投任务的轰炸机“博克斯卡”号起飞,目标正是小仓。
但小仓那天正好起雾,美军找不到轰炸点。炸弹不能随便扔,只能临时更换目标。于是他们掉头,转向备选目标——长崎。
![]()
长崎不是预定城市,之前没撒传单。甚至连当地防空系统也没有警报。上午11点02分,第二颗原子弹“胖子”在长崎爆炸,造成超过7万人死亡。
这次伤亡,完全是“瞄准天气好”的结果。而长崎的悲剧,也暴露了传单“空投策略”的荒唐:传了等于没传,警告对象不是受害者本身。
再说百姓逃命这事儿。炸完广岛后,日本中央军部发布内部指令:“不许公开爆炸详情。”对外一律宣传“广岛遭遇空袭,暂无重大损伤”,坚决否认“新型炸弹”的存在。
![]()
国内医生见识到“怪病”——有人皮肤溃烂却无伤口,有人头发一夜脱光,有人几小时后突然死亡。但没人敢说“辐射”两个字,这个词,压根不允许传播。
百姓哪怕有逃念,也没路径。一个家庭要出城,需要通行证、粮票、汽油票,还得“证明自己不是逃兵”。谁能腾出手、腾出力逃离?在“天皇为大”的宣传攻势下,大多数人只能信政府“撑到底”。
长崎的爆炸,不但震碎了一座城,更打碎了日本对自身命运的幻想。但此时,一切为时已晚。
信写得动情,人却不仁——美日两国的道义交锋
事后,美国用“我们发了警告信”作为免责的挡箭牌。可咱得细想想:这信,到底是为了救人命,还是为了撇干系?
广岛和长崎,都是平民密集城市,儿童、妇女、老人比例极高,却没有大规模军工基地。按照美方军方记录,这两个城市都是“心理震慑效果最大”的目标。
![]()
尤其广岛,城市中心是住宅区和商业区,还有广岛红十字医院和多个教堂。连美军自己都承认:“我们挑了最能让对方感受到毁灭的地方。”不是军事打击,是战略“表演”。
再说传单预警。美国军方曾考虑是否该让天皇收到一封亲笔信,内容是“你们若不撤离城市,我们将引爆终极武器”。但最终此建议被否决,理由是:“这可能影响战果。”
战后,美军文件解密显示:部分将领甚至建议“连夜投10颗原子弹”,一口气把日本逼到投降线。只是当时原料不足,才“克制了一点”。
![]()
再看看日本政府表现,更是罔顾百姓生命。爆炸后一周仍在宣传“胜利在望”,鼓动“全国玉碎”,禁止报道广岛惨状,谎称“城市已恢复秩序”。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终于给美国发出抗议信,指责美方使用“违反国际法”的武器。但这封信,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平民,没有悼念一句死者,写得像是两国在打官司,而不是百姓尸横遍野。
![]()
从6300万张纸传单到两座城市的地狱,美国喊的是“人道”,炸的是儿童和医生;日本喊的是“尊严”,扔的是国民的命。
这场战争,不是信没到,而是人心早已断线。
参考资料:
美国投原子弹前警告过日本吗?微博公众号
没人性?美军投下原子弹前,撒了6000万封警告信?新浪军迷网
1945年,美国投放原子弹前发出警告,为何日本没反应.搜狐.2025-04-26
二战中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前空投宣传单让民众逃离,真的吗?搜狐.2019-07-17
美媒:关于广岛长崎核爆的五个误解.新华网.2015年08月06日
一文看懂美国投放原子弹始末新浪看点.2024年03月15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