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巴西大豆出口商近期突然大幅提价,试图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获取更高利润。
这一“贪心”举动瞬间改变了国际贸易流向,中国买家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短短数日,高达130万吨的大豆订单迅速转向价格更具竞争力的阿根廷。
![]()
巴西丢失信任订单
全球大豆市场堪称一场 “闪电战”,前一天巴西巴拉那瓜港的大豆报价还比美国墨西哥湾高出 66 美元,创下四年溢价峰值,出口商们对着媒体高调宣称 “中国订单排队到年底”。
两天后,130 万吨原本该发往中国的大豆订单突然掉头,齐刷刷砸进了邻国阿根廷的港口。
这波操作让巴西豆农手里的囤货瞬间成了 “烫手山芋”,也让全球看清了一个道理,在粮食贸易里,贪心往往得不偿失。
![]()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对这种作物的需求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咱们餐桌上的豆腐、豆浆、豆汁,超市里的豆油,养殖场里的饲料,源头几乎都是大豆。
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消耗的大豆中,超过 85% 需要进口,平均下来每天就要吃掉近 30 万吨,这种刚需撑起了全球大豆贸易的半壁江山。
![]()
为了稳住供应,中国早早就布局了多种采购策略。
巴西原本是这一策略里的 “主力选手”,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之后,巴西大豆对华出口占比一路飙升。
2025 年前八个月,中国从巴西买了超过 7700 万吨大豆,占进口总量的 71.6%,9 月份单月出口到中国的量更是占了巴西当月出口的 93%。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甚至乐观预测,全年对华出口能突破 1.1 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有中国真金白银的投入。
为了让大豆运输更顺畅、成本更低,中国企业在巴西建了不止一座港口,修了贯通产区的铁路,还帮着建了大豆加工厂。
这些设施不仅让巴西豆农的豆子能更快运出海,还能在当地加工增值,原本一斤豆子的利润能提升两成多。
按说这样的合作基础,该是长期共赢的好局面,但巴西的出口商和豆农们却慢慢飘了。
![]()
先是港口报价悄悄上涨,巴拉那瓜港的大豆价格一路飙升,到 10 月部分大豆溢价甚至涨到了每蒲式耳 270 美分。
有山东的油厂算过一笔账,当时从巴西买大豆的到岸价,加上加工成本,每吨豆粕出厂后反而要亏 80 块钱。
不少油厂没办法,只能减产,甚至开始研究减少饲料里的豆粕占比,用其他原料替代。
![]()
中国的采购商不是没试过沟通。
几家大型粮油企业的采购经理专门飞到巴西,想和出口商谈个合理价格,毕竟长期合作讲究的是互相体谅。
但巴西方面的态度很坚决,话里话外都是 “不愁卖”,甚至有出口商直白地说 “中国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们算准了中美摩擦短期不会结束,觉得中国只能捏着鼻子接受高价,还联合豆农把手里的库存捂起来,想等价格涨得更高再出手。
![]()
其实早有机构泼过冷水。
荷兰合作银行就曾发布报告,提醒巴西大豆的溢价已经快追上加了关税和运费的美国大豆,价格优势正在消失。
但沉浸在乐观情绪里的巴西市场根本没当回事,他们忘了中国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就在巴西忙着抬价囤货的时候,阿根廷已经盯上了这个市场空档。
![]()
阿根廷的 “神级补位”
作为南美另一个农业大国,阿根廷的大豆品质不逊于巴西,只是之前因为 26% 的出口预扣税,价格一直没优势。
9 月 22 日,阿根廷官方突然放出大招,宣布暂时取消谷物出口预扣税,大豆出口税一下从 26% 降到了零。
这个政策来得时机精准,有效期从 9 月 22 日到 10 月 31 日,刚好覆盖中国为填补 11 月到次年 1 月供应缺口的集中采购期。
政策一出,阿根廷大豆的价格优势立刻显现,报价仅比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合约价高 2 美元左右,和巴西的高价形成了鲜明对比。
![]()
中国买家的反应快得惊人。
政策宣布当天,就有 10 船大豆订单敲定,转天又追加了 10 船,短短两天就达成了 20 船,约 130 万吨的采购量。
其实巴西大豆会陷入滞销,早有伏笔。
大豆占巴西农作物总产值的 38.8%,而对华出口又占了巴西大豆总产量的 70%,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本就很高。
![]()
这次坐地起价,不仅丢了短期订单,更伤了长期信任。
中国买家心里都有本账,溢价高低不只是成本问题,更关乎合作诚意。
反观阿根廷,这波操作收获的不只是订单。
政策实施后,阿根廷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额很快超过 70 亿美元,政府还按规定退还了部分税款,形成了良性循环。
![]()
对巴西来说,这次的教训足够深刻。
原本到手的 “金饭碗”,因为贪心差点砸了。
那些堆在仓库里的大豆,那些取消的订单,都在提醒市场,国际贸易从来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而是基于信任的共赢。
![]()
中国作为大买家,不缺购买力,但绝不愿意当 “冤大头”。
阿根廷的逆袭和巴西的遇冷,其实给所有大宗商品供应商提了个醒,资源再丰富,也抵不过短视的贪心。
中国的采购清单上,永远给尊重市场、讲究诚意的伙伴留着位置,但绝不会为不合理的溢价买单。
![]()
这场大豆贸易的 “闪电战” 已经告一段落,但它留下的影响还在持续。
未来全球大豆市场的竞争,拼的可能不只是产量和品质,更是合作的诚意和长远的眼光。
毕竟在粮食贸易这个特殊的领域里,信任才是最值钱的 “硬通货”,丢了信任,再金贵的 “豆子” 也卖不出好价钱。
文/编辑:Alone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