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浪奔·浪流
2025陈幼坚、欧阳应霁双个展
2025.11.15-2026.02.01
上海久事美术馆
(中山东一路27号6层)
![]()
展览以香港著名词人黄霑《上海滩》经典歌词为灵感,围绕“浪奔浪流”的地域文化意象,串联起黄浦江与维多利亚港“水流共生”的隐喻——这不仅是陈幼坚与欧阳应霁的双个展,更是沪港双城文化深度对话的重要载体。现场通过70余件涵盖设计、绘画、装置与日常器物的作品,全方位呈现设计界大师级前辈陈幼坚与香港文化先锋欧阳应霁的创作脉络,更以艺术为桥,直观展现沪港双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交融与共生。
作为各自世代的文化引路人,陈幼坚与欧阳应霁虽风格迥异,却在创作中延续跨身份、跨媒介的艺术本真,将“浪奔浪流”转化为“地域文化交融”与“艺术初心坚守”的具象故事,于上海与香港、现代与传统、图像与文字、哲思与幽默间建立深层共鸣,用“共时叙事”串联双城记忆,以创作回归生活本质。
![]()
![]()
《东情西韵》海报(复印版)
数码微喷布本,单幅200x140cm,原作创作于1991年
作为设计界大师级的前辈,陈幼坚以“东方情调、国际表达”的风格深耕创作55年,斩获630多个项国际设计大奖,此次展览堪称他“艺术人生的缩影”:现场首次披露的青少年时期珍贵影像与早期素描,串联起他从商业设计走向纯粹艺术的完整心路;大型架上绘画《空》与《17岁的我》直面内心,展现他从“设计师”到“艺术家”的身份突破。
![]()
![]()
![]()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陈幼坚作品
特别为展览定制的摄影新作《夜上海/夜香港》,则以细腻视角定格两座城市的夜晚魅力。
![]()
《天天厨房-天天和小伙伴》欧阳应霁
玻璃钢雕塑、瓦楞纸本绘画、数码微喷
200x400x70cm,2025
如果说陈幼坚的作品是“浪奔”的破界力量,那么欧阳应霁的创作便是“浪流”的温润表达——这位作家、漫画家、生活美学启蒙人,始终以“日常”为媒介,让艺术回归生活本身。
![]()
《不断不舍不离》欧阳应霁
装置(生活器物、综合材料)
约15x15x15cm(一组15件),2025
展览中,欧阳应霁的作品充满烟火气与想象力:大型“天天”玩偶雕塑搭配奇幻纸本绘画,生动还原《天天厨房》的漫画宇宙;《香港味道》以手绘形式记录香港街头的经典美食,更融入父亲当年的生活手稿,在温情笔触中回溯城市历史与集体回忆;《图腾都会》装置则将文字化作天马行空的视觉符号,幽默与诗意并存的设计,传递着对城市生活的思考。
![]()
《图腾都会》欧阳应霁
雕塑(数码微喷、不锈钢、铝塑板)
墙面画作:高120cmx宽1400cm
雕塑:125x20x20cm(6件)
150x20x20cm(7件)
200x20x20cm(7件)
![]()
![]()
对称花园——金炳昊个展
2025.11.08-2026.02.01
久事艺术沙龙
(北京东路230号1层)
![]()
展览“对称花园——金炳昊个展”是一场用金属重构“花园想象”的艺术实验——艺术家跳出自然花草的惯性表达,以不锈钢、铝材为核心“造型词汇”,用垂直与水平轴线、重复几何模块、精密机械系统,搭建起人工秩序与感官震颤碰撞的美学疆域。
![]()
《323根刺》金炳昊
铝、黄铜、聚氨酯涂层,48x26x18.5cm,2024
此次展览聚焦金炳昊二十余年的创作脉络,将呈现其30余件代表性作品:从1998年《26条线》中拉扯出 “紧张与平衡” 的斜线,到近年充满“动态韵律”的机械装置,每一件都承载着他对“自然与人工、机械与情感”关系的持续探索。
![]()
![]()
![]()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金炳昊作品
金炳昊从不手工雕琢材料,反而以设计图纸为语言,与工程师协作将工业生产逻辑融入创作。在他眼中,这些雕塑不是孤立“物体”,而是浓缩现代生产系统的“结构性装置”——切割、打磨、组装的每一步,都是对“艺术与技术关系”的重新思考。当韩国机械美学遇上上海的多元艺术土壤,这场展览将为观众打开全新视角:原来“花园”可以没有花草,却能在金属与光线的共舞里,触摸到情感的温度。
![]()
![]()
恍然之视——胡里奥·阿纳亚个展
2025.11.13-2026.02.22
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
(中山东一路18号2层)
![]()
作为“2025西班牙艺术季”的收官之作,本次展览是上海久事美术馆与毕加索故居艺术基金会合作的青年艺术家扶持、驻留项目的重要成果展示。此次将集中呈现这位西班牙当代艺术家50余件作品,既包含他以“批判重构艺术史”为核心的经典创作,也带来融入上海本地灵感的全新表达,以此打破“经典艺术”与“日常物质”的边界。
![]()
《伦勃朗·范·莱因, <自画像> 》胡里奥·阿纳亚
纸板丙烯,40x35cm,2023
这位1987年生于马拉加、毕业于马拉加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家,是同时代西班牙艺术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创作摒弃昂贵创作材料,专门选用接近朽坏的废纸板、旧滑板、破碎石膏板为载体,精准复刻伦勃朗、莫奈、毕加索等大师的经典名作。
胡里奥的作品从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借由“廉价载体”与“天价经典”的强烈反差,引导观者直面艺术本质。
![]()
![]()
![]()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胡里奥·阿纳亚作品
如重构毕加索《哭泣的女人》时,以破碎平面传递绝望情绪;也会通过折叠、揉皱的介质,扭曲马列维奇《红色方块》的规整,质疑艺术“永恒性”的固有认知;就连梵高《献给高更的自画像》,他都特意在纸板画框上做繁花浮雕,用形式游戏让观众关注“承载基材的真实状态”,进而思考艺术记忆与物质属性的关系。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览还将呈现胡里奥2025年上海驻留期间的全新创作。
![]()
![]()
![]()
![]()
![]()
![]()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转载、编辑的内容(图片、视频)部分来源于网络,文章旨在分享交流,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