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地球不小,却容不下一中一美“好好相处”?从关税到芯片,从南海到台海,过去几年,中美间的每一次摩擦都像是在地球表面划出一道火线。
两个全球最强的经济体,按理说合作空间巨大,可一直在进行零和对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给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解释。他认为,问题的核心不在于竞争本身,而在于角色的错位。美国不愿接受自己不再是唯一的“世界老大”,而中国,也并不想接下这个“接力棒”。
![]()
这是两种认知的彻底碰撞。一个不肯退,一个不想上,这才是让世界陷入动荡的深层原因。接下来的分析,就沿着斯蒂格利茨的这番观点,拆开这场中美关系的错位困局。
实力此消彼长
说到底,谁是“老大”,得看实力说话。可是,美国已经习惯了当“唯一主角”的日子,一旦镜头里多了别人,就开始不自在了。
早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值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了全球第一。这是稳扎稳打的产业积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地基”,是扛风险的底气。疫情一来,全世界都在抢口罩抢呼吸机,才意识到,造得出东西比什么都重要。
![]()
再看GDP的计算方式,如果按购买力平价算,中国在2014年前后就悄悄超过了美国。这个计算方式,不看名义数字,而看你在国内买得起什么、花得值不值。
从这个角度,中国经济体量已经是实打实的“第一大”。
但美国怎么看这些变化?它不是反思自己为何产业空心化了,而是质疑数据,或者干脆说中国“作弊”。
一些美国媒体甚至还拿美元计价的GDP死咬不放,仿佛只要换个算法,现实就能改写。
![]()
特朗普喊“让美国再次伟大”,可喊口号容易,重建产业难。美国的反应越来越像是“堵人家”,而不是“追上去”。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对华加征关税、拉盟友围堵……这些招数看似强硬,但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深层的不安。
斯蒂格利茨说,美国的问题,不在于中国发展太快,而在于自己停滞太久。一旦失去了领先地位,维持霸权就不再靠引领,而是靠压制。
这种转变造成了它的恐慌。
鸡同鸭讲的中美对话
斯蒂格利茨是信息经济学的大师,他那套“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用来分析中美关系,简直精准。
美国人一直搞不懂中国的“集体逻辑”。在他们眼里,政府干预市场就是“扭曲”,国家主导科技就是“不公平”。可中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从高铁到航天,哪一样不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
再加上中国讲究“战略耐心”,干事不求一时得失,而是看几十年长线。可美国是四年选一次总统,政策常常还没落地就换人。中国讲“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在美国听起来像是“政治宣传”。两者压根不在一个频道。
反过来看,中国人也搞不懂美国怎么这么“多头马车”。今天白宫说要谈,明天国会就提制裁法案。有时候连美国自己都不知道,谁在掌舵。中方想和“美国”打交道,可美国到底是谁?总统?议员?还是背后的军工财团?
![]()
比如,对华关税政策就常常变来变去。一方面说要遏制中国,一方面又怕通货膨胀伤到自家选民。这种政策的“碎片化”,让中国很难判断美方到底是真要谈,还是只是作秀。
斯蒂格利茨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彼此不理解的对话,根本就不是沟通,而是各说各话。双方都在用自己的逻辑猜测对方行为,结果只能是误判加剧、对抗升级。
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背后其实是一场“认知战争”。
超越老大老二之争
两边都不想让步,但也谁都打不垮谁。
美国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拉“小圈子”、搞制裁、推芯片封锁、搞“颜色革命”……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内需市场大、工业体系全、政治稳定,像一堵防火墙,把外部风浪隔在外头。
![]()
但这场拉锯战,成本越来越高。全球供应链混乱、科技壁垒上升、国际信任缺失……不是某一方的损失,全世界都在买单。
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虽然低,但不代表风险不存在。中美都是核国家,真要动手就是“同归于尽”。
这种底线虽然稳住了最坏的结果,却也让人忽视了“慢性内耗”的危险。
斯蒂格利茨曾经提出一个看似“天真”的方案,中国当老大,美国做老二。他认为,中国更包容、更克制,不会像美国那样轻易动武。他说得诚恳,也确实出于对和平的追求。
![]()
可问题在于,这方案太理想,也太“学术”。美国的全球霸权不是抽象的“地位”,而是一个系统。军工、金融、科技、舆论……全是一套套紧密相连的利益链。让美国自己放弃这些?这不叫让步,叫自废武功。
而中国呢?虽然经济体量大,制度稳定,但也从没表示要接管“世界领导权”。中国更在意的是国内发展和周边稳定,不想也没必要去扛起“全球警察”的担子。
历史上,霸权更替从来都是伴随战争与震荡。让老大主动退位,老二自然接班,这种“和平禅让”在现实中几乎找不到成功案例。
![]()
这场中美之间的“角色之争”,不是输赢的问题,而是模式的问题。斯蒂格利茨的贡献,不在于他给出了答案,而在于他指出了问题的根源,中美之间的认知错位,才是真正的“完蛋之处”。
这个世界,不再适合一个国家说了算。气候变化、传染病、金融风险,这些问题没有边界,也没有单打独斗的解法。中美如果继续纠结在“谁坐头把交椅”的问题上,那真正危险的是全世界都要跟着遭殃。
![]()
真正该做的,是跳出“老大老二”的框架,去寻找一个多边共治的新方式。这不等于大家都一样强,而是不同国家在不同领域有话语权、有责任、有贡献。
中美本可以在环保、核不扩散、粮食安全这些领域找到合作点,一点点建立起互信。但现在的局面,看不到谁愿意先出这一步。
如果继续陷在“不想当”与“不想让”的死胡同里,斯蒂格利茨所谓的“完蛋之处”就会变成现实,全球治理失灵,经济脱钩蔓延,地缘冲突升级,谁也躲不过。
世界不需要新的霸主,只需要新的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