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陆军司令差蓬布・巴帕特率代表团赴中国成都考察翼龙 - 2 察打一体无人机,这一动作与不久前 “鹰击 - 2025” 中泰空军联训中,中方派遣自用型攻击 - 2 无人机参演的情节形成呼应。外界普遍认为,泰军对翼龙 - 2 的兴趣并非偶然 —— 从边境安全到海域巡逻,泰军的装备短板正日益凸显,而翼龙 - 2 的性能优势与中泰成熟的军事合作基础,正让这场采购逐渐从 “猜测” 走向 “大概率”。
![]()
当前泰军的无人机体系存在 “致命短板”:以色列 “统治者 - 2”、美制 RQ-21 等中小型无人机续航不足 10 小时,且仅能执行侦察任务,缺乏打击能力;而用于弥补空缺的 F-16、JAS-39 “鹰狮” 有人战斗机,不仅每小时飞行成本超 2 万美元,还需提前数小时完成起飞准备,根本无法应对边境突发冲突。
在国际无人机市场上,翼龙 - 2 并非没有对手,但它的综合优势却让泰军难以忽视。与美国 MQ-9 “死神” 相比,翼龙 - 2 的效能已达到前者的 90%,最大起飞重量 4.2 吨,挂载 480 公斤弹药时仍能续航 20 小时,配备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更让其作战范围不受距离限制,航程可达数千公里;而其采购成本仅为 MQ-9 的三分之一(100-200 万美元 / 架),且不存在 “需美方作战授权” 的政治附加条件,这对希望保持战略自主的泰国而言至关重要。
面对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的土耳其 TB-2 无人机,翼龙 - 2 更是形成 “碾压级” 优势:载荷能力是 TB-2 的 3 倍以上,续航时间超出近 2 倍,且有实战战绩背书。在利比亚战场,翼龙 - 2 曾直接摧毁未起飞的 TB-2 无人机,证明其作战能力。截至 2025 年,翼龙 - 2 已出口阿联酋、沙特、尼日利亚等国,累计交付数百架,仅沙特一国就实现了 5000 小时作战零故障的记录,这样的 “实战口碑”,远比纸面参数更能打动采购方。
![]()
泰军对翼龙 - 2 的青睐,还源于中泰军事合作多年积累的 “信任”。事实上,泰国早已是中国装备的 “老用户”。此前已采购 VT-4 主战坦克、VN-1 步战车和 071 型船坞登陆舰等装备,这些装备在泰军中的良好表现,让其形成了 “中式装备体系” 的使用习惯,也降低了后续采购的适配成本与信任门槛。
此次 “鹰击 - 2025” 联训更是关键的 “展示窗口”:中方特意派遣自用的攻击 - 2 无人机参演,其持续监视、精准压制与对地打击能力,让泰军直观感受到了该系列无人机的性能;而联训结束后 72 小时内,泰国陆军司令便率团考察成飞生产线,这种 “战术展示 - 高层考察” 的快速衔接,与当年泰军采购 VT-4 时的决策模式高度相似,暗示双方谈判已进入实质阶段。
从当前情况看,泰军进口翼龙 - 2 的概率极高。结合其需求迫切性、翼龙 - 2 的效费比优势及中泰合作基础,预计 2026 年第一季度有望达成首批采购协议,规模或达 6-8 架(含地面站)。若采购落地,将给泰国安全体系与区域格局带来多重影响。
![]()
对泰国而言,翼龙 - 2 将帮助其构建 “边境监控 - 海域巡逻 - 反恐打击” 的三维无人作战体系。在边境,可实现 24 小时持续监控与快速打击;在海域,能降低巡逻成本,提升对非法活动的威慑力;相比依赖有人机,其性价比优势还能显著减轻国防预算压力。
从区域格局看,翼龙 - 2 入泰将使东南亚出现首个装备中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国家,其数千公里作战半径可覆盖中南半岛,不仅能提升泰国的区域安全话语权,也将为周边国家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提供参考。
对中国而言,泰国的采购将进一步完善翼龙系列 “中东 - 非洲 - 东南亚” 的全球市场布局,削弱美土同类产品的区域影响力,同时成为中泰军事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为两国在防务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