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出生率再创新低!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即将跌破14亿,我们该怎么办?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2025年初,全国性育儿补贴政策落地:每年给符合条件的家庭每孩发3600元,消息一出社交平台立刻吵翻了,宝妈群里有人吐槽“这点钱连孩子的DHA都买不起”,还有年轻夫妻在评论区算细账。

但热闹归热闹,实际效果却很骨感,国家统计局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生儿仅902万,是1949年以来最少的一年,即便补贴已实施半年,2025年上半年全国出生率仍只有6.1%,没出现预期中的“生育小高峰”。

更讽刺的是某二线城市开放补贴申领时,系统被百万用户挤崩溃,可当地妇幼医院的数据显示,当月咨询备孕的夫妻只比上月多了5%。



补贴刚官宣,争议先炸锅

有人说“补贴没用”,可局部地区的尝试又透着希望,湖北天门2024年不光发钱,还把免费产检、疫苗接种打包进补贴,当年出生率就止跌回升,涨了17%。

呼和浩特更直接,给二孩家庭发1万元现金,三个月内二孩户籍登记数就多了23%,但好景不长,天门 2025 年上半年出生率又掉了8个百分点

这让人想起韩国,这个每年把GDP3%投进生育补贴的国家,2024年生育率跌到0.72,首尔更是只有0.55,成了全球“最低生育城市”之一。



中国政府网9月披露,中央财政已拿出900亿元补贴,覆盖2000多万家庭,平均每户能拿到4500元左右。

可对1.2万年轻人的调查显示,77.7%的人觉得生二孩成本太高,90.6%的人说“得靠社会兜底才行”。

有的群众说得实在:“每月300块补贴,够买两罐中档奶粉,可孩子的编程启蒙课一节就200多,这点钱真不够看。



这样的账单不是个例,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25年的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平均要花276.8万元,是2010年的4倍多。

而且成本结构早变了,教育支出占了47.3%,光课外辅导18年下来就超50万元,住房成本占31.2%,学区房比同地段普通房子贵156万元。

安全感不足更让人心慌,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查儿童用品,3.2%的奶粉营养不达标,15%的儿童衣服甲醛超标。



虽然贝亲这样的品牌靠全链路可追溯,一年服务400多万中国家庭,可儿童用品整体合格率才92.3%,还是有家长担心“踩坑”。

更闹心的是育儿用品还在涨价,婴儿推车涨了14%,安全座椅涨了10%,有的尿不湿看着没涨价,包装却从80片缩到72片,相当于变相涨了10%。



年轻人不敢生

2025年各地终于不再只靠“撒钱”,而是针对性补短板,鲁网10月报道全国12个省份已经实现生育津贴直接打给个人,以前要等30天,现在2-3天就能到账,再也不用看单位脸色。

杭州更贴心,给二孩家庭发每月200元的托育券,能直接抵早教机构的费用,不少家长说“比现金实用”。

“补贴 + 服务”的组合拳效果更明显,湖北天门把每月300元补贴和12次免费产检、1年育儿指导绑在一起,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从65%涨到90%以上。



呼和浩特除了发1万元现金,还联合保险公司搞了母婴健康保险,5万多个家庭受益,孩子0-3岁的常见病门诊能报销80%。

托育这个“老大难”也有进展,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每千人托育托位从2.5个涨到4.5个,新增了6.4万个社区托育点。

上海浦东在小区里建“托育综合体”,家长下班就能接孩子,费用还能补50%,东莞有家电子厂,自己建了托育园,200多名员工的孩子不用再送回老家。



职场支持也跟上了,山东、浙江试点“弹性上下班”,有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每天能少干1小时,工资还不少发,宁波更给力,爸爸要是休满15天陪产假,能领3000元补贴,鼓励爸爸多管娃。

企业也没闲着,贝亲给全国100家医院捐早产儿专用奶瓶,某奶粉品牌用物联网搞“一罐一码”,扫个码就能看奶源、生产过程,让家长心里有底。



破局要靠“确定性”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王丰教授在2025年人口论坛上说了句大实话:“现在不是给多少钱的问题,是要把怀孕、生娃、养娃、教育的全链条打通,让每个环节都有保障。”

这话戳中了要害,韩国就是例子,投了200万亿韩元补贴,可就业难、房价高、教育卷的问题没解决,年轻人照样不愿生。

中国正在往“确定性”上发力,教育方面北京、成都扩大教师轮岗范围,普通学校的孩子也能碰到好老师,学区房的溢价降了不少。



医疗上北京去年新增800名儿科医生,上海试点“儿科夜门诊”,下班带娃看病不用再熬夜排队,住房上杭州、南京给多孩家庭优先配公租房,还额外多给10-15平方米

社会保障也在升级,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查了2300多起假冒儿童用品案件,合格率提到92.3%。

全国妇联搞了个育儿科普平台,免费给家长讲孕期护理、辅食制作,已经服务了5000多万人次



经济学家李迅雷预测,2027年中国人口会跌破14亿,2039年跌破13亿。要是把提高生育率的希望,全放在每年3600元的补贴上,肯定不现实。

就像网友说的:“就算每月给3万,我也得先敢生,要是教育、医疗都有保障,不给钱也愿意生。”

现在的变化虽然慢,但很实在,小区里的托育园多了,医院产检不用排大半天队了,生育津贴到账快了,给孩子买东西也更放心了,这些变化不像发钱那么显眼,却比现金更能暖人心。



结语

生育从来不是一场短跑,不是政策喊口号、发点补贴就能成的,它是一场需要政策、企业、社区一起努力的接力赛。

什么时候年轻夫妻不用为托育犯愁,不用为学区房焦虑,不用为带娃请假扣工资担心,生育就会从“不敢想”变成“愿意试”。

毕竟大家愿意生娃不是因为能拿到补贴,而是因为相信这个孩子能在有保障的环境里长大,能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当每个家庭都觉得“生得起、养得好、有希望”,新生儿自然会带着笑声而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家口一小区车库沉降多处墙体开裂,所涉楼栋仍有部分业主未搬离,业主:有人上门劝说搬离半年补贴一万元,我们的诉求是退房

张家口一小区车库沉降多处墙体开裂,所涉楼栋仍有部分业主未搬离,业主:有人上门劝说搬离半年补贴一万元,我们的诉求是退房

极目新闻
2025-11-10 23:15:59
官方:恩佐、阿尔瓦雷斯、朱利亚诺和莫利纳退出阿根廷大名单

官方:恩佐、阿尔瓦雷斯、朱利亚诺和莫利纳退出阿根廷大名单

懂球帝
2025-11-10 19:53:05
英国已做好准备,随时参战,它的动机是什么?

英国已做好准备,随时参战,它的动机是什么?

高博新视野
2025-11-09 17:03:08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清书先生
2025-11-10 16:12:58
全运会上,和陈小春形影不离的张智霖为何不在?国籍问题是次要的

全运会上,和陈小春形影不离的张智霖为何不在?国籍问题是次要的

白面书誏
2025-11-10 19:17:19
雷迪克:詹姆斯今日将与湖人下属球队一同进行训练以恢复状态

雷迪克:詹姆斯今日将与湖人下属球队一同进行训练以恢复状态

懂球帝
2025-11-11 08:19:14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9 14:50:37
新华视评:一些镇政府在大门口设门卫,群众进出审查严格!直面群众的镇政府,为何要设“门禁”呢?

新华视评:一些镇政府在大门口设门卫,群众进出审查严格!直面群众的镇政府,为何要设“门禁”呢?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0 22:28:06
某国企员工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涉我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某国企员工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涉我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4:29:12
妻子举报南科大教授出轨,公开丈夫与小三约会照,资产高达2千万

妻子举报南科大教授出轨,公开丈夫与小三约会照,资产高达2千万

180视角
2025-11-10 14:06:59
台风+冷空气+6级大风!广州又要降温...

台风+冷空气+6级大风!广州又要降温...

羊城攻略
2025-11-10 23:32:54
巴铁很无奈:中国武器虽物美价廉,但是买什么,不是自己说了算

巴铁很无奈:中国武器虽物美价廉,但是买什么,不是自己说了算

历史求知所
2025-11-10 07:10:03
7.8吨冷冻猪脚“失踪”疑云: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河南被扣押丨封面深镜

7.8吨冷冻猪脚“失踪”疑云: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河南被扣押丨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11-11 00:21:26
外国观众在俄罗斯国歌奏响时拒绝起立

外国观众在俄罗斯国歌奏响时拒绝起立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0 23:16:02
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2》发布首张概念海报,张若昀、白客主演

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2》发布首张概念海报,张若昀、白客主演

IT之家
2025-11-10 11:07:08
全运会男子400自:张展硕破世界青年纪录,孙杨潘展乐无缘领奖台

全运会男子400自:张展硕破世界青年纪录,孙杨潘展乐无缘领奖台

全景体育V
2025-11-10 19:14:06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深圳晚报
2025-11-11 07:59:35
德国知名电机公司破产后未找到投资者,将彻底倒闭

德国知名电机公司破产后未找到投资者,将彻底倒闭

新浪财经
2025-11-10 09:49:14
紧急通知:停运!这波太猛

紧急通知:停运!这波太猛

极目新闻
2025-11-10 17:07:12
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5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传回的照片令人敬畏!

人类有多渺小?已飞252亿公里的飞船,最后传回的照片令人敬畏!

火星一号
2025-11-10 13:53:58
2025-11-11 08:40:49
八斗小先生 incentive-icons
八斗小先生
谈史论今,追本溯源,以真实共求新知!
4220文章数 8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巴菲特谢幕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科技要闻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手机
旅游
公开课

为什么我感觉CF没有当初的味道了?连队友都很少见到说话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手机要闻

苹果 iPhone Air 2 被曝大幅推迟:富士康已拆除大部分生产线

旅游要闻

跨越上千公里!这群不失约的“客人”,再次抵达山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