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福州火车站周边区域经过系统性改造升级,以“站城融合”理念为指引,在交通组织、便民服务、生态景观等方面实现全方位蜕变,不仅让这座省会门户枢纽的功能更完善,更以“以人为本”的温度,为旅客和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出行便利与生活品质提升。
![]()
作为福州重要的交通枢纽,火车站周边曾面临站城空间割裂、换乘效率不高、便民设施不足等问题。此次改造首先聚焦“无缝接驳”,通过南广场地下三层立体化改造,将铁路站房与地铁、公交等交通方式深度衔接,构建起高效换乘体系。同时,汽车北站、公交总站完成改造提升,华林路、站前路等道路修复与微循环优化同步推进,让“从车站到城市”的过渡更加顺畅,彻底改变了火车站“单一客运场所”的定位,转型为综合交通枢纽。
“以前拖着行李箱找车,又怕磕碰到,高峰期更是心慌。现在有了专用通道,一路都顺畅!”刚出差归来的王先生,推着行李沿116米长的专用行李通道前行,对眼前的变化赞不绝口。这一细节正是改造“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此次改造不仅新增7处人流集散节点便民空间,腾出低效消费区域增设城市家具、夜景亮化与非机动车棚,更针对旅客需求打造特色景观小品,让“灰空间”变成“暖心区”。同时,汽车北站引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绿色低碳理念的植入,让枢纽运营更具可持续性。
![]()
在出行指引上,改造团队以“科学、智能、清晰”为目标,新增139个立体式标识标牌,在南广场及华林路沿线设置智慧交通触摸屏,串联公交枢纽与停车场,解决了“找车难”问题。“出站即进城、出城即进站”的沉浸式体验,让旅客无需再为方向迷茫。
生态景观的提升同样亮眼。华林路、晋安北路等路段种植了红粉佳人、美人树等7类乔木,搭配绣球花、蓝花鼠尾草等21类花卉地被,构建起色彩缤纷的植物群落。“疏林透光微整容”打造的林下活动广场与休憩空间,让道路不仅是通行载体,更成为市民休闲的“生态廊道”,为火车站周边增添了生态活力。
此次福州火车站周边改造,以“站城互融”激活城市空间,用细节彰显民生温度。未来,这里将继续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功能、提升服务,让省会门户枢纽真正成为连接城市与生活的“幸福纽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