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卷帘门的缝隙洒进车间,一副米色皮革坐垫刚在生产线上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激光切割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细腻光泽,带着刚出厂的温度,它被迅速封装入箱。数日后,它将会被安装在上海一位车主的座驾内,融入都市的车水马龙,这就是位于河南省镇平县曲屯这个“汽车附件小镇”新一天开始的情景。
曲屯镇汽车附件厂的创业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说起。时任曲屯镇柴庄村党支部书记周赤涛创办全县第一家汽车附件厂。随着汽车附件厂的创办,在曲屯镇形成了沿G312全长 1.5公里,占地200 余亩的“中原汽车附件城”。该城拥有商户180 户,各类汽车配件大小企业达120余家,是豫西南最大的汽车附件产销基地。
附件城主要生产经营汽车冬夏座套、地板革、家用凉席、冰垫及汽车装饰用品等20 多个系列13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全国500 多个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周边4 个乡镇8个行政村5000 多人从事汽车附件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年产值超亿元。“前店后厂、下店上厂”的草根模式让产品销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成就了曲屯镇的第一次辉煌。
然而,曾经引以为傲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转型升级的桎梏。狭小的厂地限制了企业扩张,家庭作坊式生产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电商浪潮的冲击、用地政策的收紧,让这个曾经的“附件王国”走到了非变不可的关口。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曲屯镇主动作为,让镇域内汽车附件产业实现“二次创业”。这个曾经以“前店后厂”闻名的“中原汽车附件城”,如今正借助电商快车,让“曲屯制造”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该镇与浙江闪讯公司签订协议,创建曲屯镇汽车附件“淘宝村”。通过“淘宝村”的建设,沉淀活跃店铺74 家,其中企业店铺+高端定制商户40 余家,产品分销+流量产品的村民有34家,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电商销售氛围,线上年交易额达1200万元。
在曲屯镇柴庄村,邵迪参加完镇里组织的“淘宝精英班”后,在抖音平台创办了“鑫通达汽车用品批发”店铺。她精准锁定“汽车坐垫、脚垫”这一细分赛道,依托本地供应链资源,主打高性价比的引流产品。凭借对平台规则的深入钻研与短视频内容的有效推广,她的店铺迅速崛起,如今线上线下月均订单稳定在300单左右,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大关。
邵迪的成功,不仅激活了数家本地小加工厂的生产活力,还带动了4名本地村民就业,负责打包与客服工作。她的经历,生动印证了曲屯镇“电商赋能个体、流量反哺实体”的良性发展模式正逐步成形。
挑战催生变革,压力激发动力。曲屯镇的突围从线上开始。镇政府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大力推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这一转变已初见成效,2023年该模式助力全镇实现1.2亿元的销售收入,2025年当地培育出5家千万级网店,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150%,并成功申报“河南省电商特色产业镇”,电商的蓬勃发展,为“曲屯制造”在数字世界中开辟出新天地。
在线下,为解决“无处发展”的核心难题,曲屯镇积极谋划“中原汽车附件产业园”,并成功完成了3.8亿元的专项债申报,计划建设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旨在以现代化的产业空间,取代过去零散、局促的生产环境,为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筑巢”。
而真正标志其产业质变的一步,在于产业链的“强链补链”。随着山东威海比亚迪内饰件项目的落户曲屯镇,一条完整的“注塑—喷涂—组装—销售”产业链正在形成。据悉,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带来8000万元的产值,解决300人就业,其产品将直接配套比亚迪整车生产线。这意味着,曲屯镇的汽车附件产业,正从供应售后市场的“游击队”,向融入主流汽车制造供应链的“正规军”转变。
曲屯镇镇长高君平表示,汽车附件产业的“二次创业”,为传统产业发展赋予了新内涵,为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从一个人带动一个产业,到一个产业改变一座乡镇,曲屯镇用实干实现了产业跃迁。发往全国各地的包裹承载的不仅是一件件商品,更是一个传统产业基地破茧重生的梦想。(来源:镇平县委宣传部 作者:谭亚廷 贾小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